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确认改革的主体形态及其结构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根据成员身份不同以及在改革目的、性质、内容、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主体划分为"政策规划型主体"、"理论建构型主体"、"实践突破型主体"、"商业炒作型主体"和"社会公益型主体"五种形态。探讨这五种主体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多元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从而为强化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促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主体与主体性教育散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体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主体教育不仅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而且已经成为当代一种影响广泛的教育思潮。本文提出了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活动生成说”、“社会生成说”和“教育生成说”、“形式主体与实质主体说”和“外在主体与内在主体说”等新观点;并在批判性反思现实教育主体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方式(机制)。  相似文献   

3.
裴娣娜 《教育研究》2022,(11):18-30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基于基础教育这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场域,本土孕育生成且贯穿渗透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主体教育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创造。我国主体教育经历了正本清源与主体教育的提出、主体教育实验的奠基性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主体实践范式的整体构建以及教育主体理论模型的实践提升四个阶段,呈现出结构性、文化性和实践性三种存在形态。40年的实践探索和历史积累,主体教育创生了以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彰显了中国特色主体教育的实践逻辑,我国的主体教育走过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主体教育的基本模式与实践范式,将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发展、坚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重塑教育创新体系以及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中,展现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是意识的本质和根本特征,是行动前对于“做什么”的构思,且构思的内容清晰。基于问题、现实与发展的要求,高职数学课程建设基础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通过回顾与慎思,重新认识课程的主体、知识、目标与形态问题:①课程主体意向性,“一体双元”——“人”作为课程主体的主要元素,知识作为课程主体的次要元素;②课程知识意向性,涉及知识的价值、教学实现、组织与评价;③课程目标意向性,从知识立意转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社会要求与数学价值三个课程目标维度;④课程形态意向性,课程形态要基于核心知识课程主线,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课程时态,做好数学与专业融合,以及做好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是高校教育的内在必然属性,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客观求。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造成其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角下将学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应坚持人本准则、主体间性准则、指导性准则、全面发展准则。  相似文献   

6.
向达 《教育评论》2022,(8):142-149
新时代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的主体建构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辅以“原生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充分吸收现代滋养,实现传统“隆礼重法”的现代主体建构意义。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型法律主体建构不仅仰赖于价值观念的指引,而且需要现实路径的衍化和证成,在“活法”“行动中的法”等实证主义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法律主体形成的机理和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型法律主体的建构开辟广阔空间,为全面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主体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因为,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性出发,科学揭示了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历史作用;历史主体发展的“合力论”,回答了社会和谐发展的前进方向;历史主体的存在形态论,论述了主体的存在形态是具体的,不同存在形态有不同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在发挥好不同主体形态作用的同时,要容纳新的社会阶层的力量并发挥好其作用;主体的实践性及其特征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的创造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人的自主性与社会制度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与计算机高度整合,应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有机、高效地融为一体,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语文学习服务。教师在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引导,促进教与学的形态由灌输型向自主互动学习型转变,真正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为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确立“主动发展教育模式”的理念,从观念和行动上由依附型教育管理向主体型教育管理转变,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批判性地审视了主导着我国学界研究合作学习的哲学取向和技术取向;强调在研究和解决合作学习的问题时,应该关注学生主体需要;并且分析了学生自发产生合作需要的可能性,从而揭示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合作学习的主体需要被压抑这一现实与根源.  相似文献   

11.
“差异发展教学”是当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而在活动中通过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主体教育的基本观点。根据主体教育理论,可以形成差异发展教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促进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发展,是差异发展教学的根本目的;主体参与和合作交往是学生实现差异发展的两种重要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差异发展教学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充分发挥“人”即主体的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大体可分为先进主体和基础主体两类,前者主要指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教队伍,后者则泛指广大人民群众.各类主体在大众化中都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需要认真对待.只有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各类主体的现实缺陷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从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生主体研究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分为“学生主体”命题的确立、学生主体理论的形成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化三个阶段。这一演进历程不仅是“学生主体”由感性直观到理性抽象再到更加抽象的发展过程,而且是学生主体研究不断克服两种极端倾向的矛盾,但始终未能逃离左右摇摆规律的过程。当前,我国学生主体研究需要突破哲学研究的范畴,建立起教育学研究的体系;回归、深化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完善学生主体理论;克服理想化倾向,现实地、具体地去理解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4.
论课堂的历史形态及其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诸历史,课堂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Classroom);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从我国课堂形态的现实而言,主要有两种课堂,即“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改革主体搭接桥梁的.教育改革主体分为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和教育实施主体,其中的任何教育改革主体都不能逃脱意识形态的制约.由于三大教育改革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意识形态对不同主体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置身于意识形态之中的教育改革主体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行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适应 ,根本问题在于道德教育主体性价值的丧失。 2 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这是由道德的内在规律、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总体反思决定的。道德生活主体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 ,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以及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旨在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内容研究不仅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更要研究“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以此检视课程内容结构的现实样态,主要有知识逻辑型、儿童活动型和整合型三种课程内容结构类型,同时存在以教育功能消散为症结的知识价值迷失、学生学习活动松散、一体化设计缺失的问题。新课标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强化课程内容的育人功能:编制学科核心概念加强学科课程的育人逻辑,倡导学科实践以优化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形态,增设学习经验以精制学生主体活动的微观结构。课程内容结构化背后的育人逻辑是引领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内容结构最具教育价值,即明确知识的教育立场是课程知识育人的逻辑前提,学科课程的实践逻辑赋予学生强有力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是学生主体精神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主体精神的培养,马克思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现实性的主体: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于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是需要培养发展的。”围绕主体的“才性、气质、个性、禀性、气力、声调、气度、风格、感情、才能”,古人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语言主体说。文气说与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形成和语言禀赋的建构具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关键路径。针对目前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学的现状,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构建了职业本科院校、企业“双元主体”的育人模式以及“理论课+校内实践+企业实践教学”“三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并以“OBE理念+”为指导,着力实现职业本科课程教育改革的四个转变,即:以“双元主体”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双元主体”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效果评价持续进行优化完善。这一探索研究旨在为职业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考导向的不断调整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主体,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