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2.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开展孝心教育需注意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梅 《甘肃教育》2011,(20):20-2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几千年来.它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爱里花开知多少?“人世间没有爱浇不开的花朵!”一位教育家这样说。 是呀,班主任若想弹好班级工作这首交响曲,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有韵有情,和谐协调.甚至“未成曲调先有情”,唯有“爱”字.教师爱生,圣洁无暇,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既爱优等生也爱淘气包,即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只有爱生,才会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情感,才能动情晓理。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艺术,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东艳 《教书育人》2011,(36):20-21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爱的理论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力量,没有爱是不行的,也正因为爱是一种使人与人结合的力量,爱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就必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情形,即教育与教学可以相对而论:既深情地谈论着“教育”又科学地谈论着“教学”,或者不是描绘着教育而指责着教学,就是同情着教学而反对着教育,当然都自成体统。这情形由来已久.也许是“事之固然”,人们都习以为常。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情形?教育与教学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怎样的关系?一会儿举右手一会儿举左手,总这样举来举去,人们就不能不疑惑了,或者是糊涂了。  相似文献   

7.
对于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假若语文教师冷落冰霜,又怎能使学生动情呢?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则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感情投入呢?首先,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如果不爱孩子,那就去另找一个工作,决不要去当教师。可见,爱学生这对一个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如果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话,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如何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心灵,结合多年的教师生涯.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劲东 《广西教育》2008,(34):37-37
严慈相济,要求班主任创设管中有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叠的教育氛围。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到严慈相济?我认为应该从“严”字入手,用“慈爱”疏导。  相似文献   

10.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沔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  相似文献   

11.
时间若小溪之水悄无声息地流淌。在教育这块园地上 ,我已随着缓缓流动的小溪不知不觉度过了20个春秋。其间的甘苦、烦恼、快乐、幸福 ,怎能言尽?有多少甘苦成为我快乐的阶梯 ,又有多少烦恼化为我幸福的源泉。诸多复杂的感受中 ,给我最深的感受还是那份浓浓的师爱。教育学家们认为 :“凡是缺乏教师之爱的地方 ,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而在教育工作中 ,爱就是教育的技巧。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要做到“爱满天下”。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着一颗爱心 ,时时有爱 ,处处是爱 ,这是做好一个教师必…  相似文献   

12.
王定文 《宁夏教育》2013,(7):128-128
著名教师斯霞,将她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作为教师,自从融人了这项远远大于自己的宏伟事业,对爱的珲解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更是一门艺术。试想,家长为什么认为把孩子交给教师会很放心?在孩子心目中,教师的话为什么总是真理呢?那么,为人师者怎样在教育教学中把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相似文献   

13.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刘江 《陕西教育》2013,(12):38-39
教育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实践活动。苏联教育家加里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些都形象而深刻地揭示着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教师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教师的哪些因素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我们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师的不良因素呢?  相似文献   

15.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们便是温馨的。温暖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于小学生来说.我想应该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还应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相似文献   

17.
唐纳德 《课外阅读》2010,(10):26-27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投资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是不可能组成爱的团队的。那么,如何建设爱的教师团队呢?我认为校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要在学校营造爱的氛围,让教师每天都快乐起来。为此,我提倡“快乐生命学说”:教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自己每天都快乐起来,让生命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翱翔。我陆续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同时,我还提倡教师之间“当面锣对面鼓”地处理问题;而“当面锣对面鼓”的良性…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学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中职教育又快又强发展的关健.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呢?本文从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两方面入手,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学会关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 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 件,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认为:教师对 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他们心灵的钥 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儿童健康成长不仅要靠知识的灌输 和智慧启迪,而且要靠教师对他们爱 护备至的深情。在优秀教师心目中, 学生无论是聪明的、愚笨的,还是听 话的、顽皮的,都是可爱的。他们既 爱 “金凤凰”,也爱 “丑小鸭”。俗话 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对难 看的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对于 学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