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似文献   

2.
近日,听一些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上《湖心亭看雪》。很怪异张岱在寒冬腊月的晚上八点光景还能看清“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相似文献   

3.
4.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成为文言文教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陈锋老师《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的分析,认为可从文言与文字、文人、文化三个角度切入进行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怎么用才能使语言教学更有效是我们要探求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心亭看雪》为例对如何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求。  相似文献   

6.
《湖心亭看雪》字字弥漫着孤独的情愫,崇祯五年时的张岱经历的是时空和人情上的孤独,体味到的是人生的况味;写作《湖心亭看雪》时则感受到的是命运和宗教式的孤独.以孤独为核心,从五个层面围绕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微妙情感进行解读,还原作者两种精神状态下不同层次的孤独感,从而体悟张岱的精神成长史.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刊发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早上五点左右)"。现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二期刊发的《〈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一文,对张岱看雪的时间提出了质疑,认为张岱看雪的时间"更定","似乎可以推定为五更结束(早上五点左右)"。现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事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相似文献   

10.
①人文人景,在作者变幻的白描笔法中欣赏冰雪西湖的静与美。 ②人境人情,在作者真切的湖心自怜中体悟孤高情怀的痴与怨。  相似文献   

11.
张岱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文简情长,如一幅水墨画,读之情韵远长,秘诀就是留白。该文的留白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语言中的留白,二是所绘画面的留白,三是所绘之"我"像的留白。文中所述人事是实,背后潜藏的意韵是虚,作者仅用只言片语,便将读者引入想象之门,由实入虚,故能如此情韵悠长,令读者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姓‘语’”,“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等等,这些都是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接地气的观点,更是语文教学的务本之道。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化观点为行为呢?笔者《湖心亭看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就力求扣住“语”字,用语文的方法,让语文味浓郁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晴霞 《甘肃教育》2006,(9A):26-26
继公安三袁之后,张岱(1597-1689)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上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一位“殿军”。《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回忆性小品文,篇幅短小,意蕴丰厚,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用空灵之笔点染了一幅水墨山水画,文字背后更彰显出张岱的精神世界。以人、景、情为切入点,逐步理解文本的丰厚意蕴,将《湖心亭看雪》分成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天人合一的审美之境和茕茕孑立的孤独之境三个选点教学,将文本的突破口聚焦于最佳的点上。以点入文的方式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13,(12):58-59
<正>历来江雪之诗以柳子厚二十字为逸品,而湖上雪色,逸品之文,张岱《湖心亭看雪》自无异议。论者常以二者为同调,其实,柳子《江雪》,苦地谪人之静守孤寂也;宗子《湖心亭看雪》,山河陵谷之变后,遗民痴人傲然静说往昔梦境耳  相似文献   

16.
《湖心亭看雪》堪称是一篇运用白描手法的典范之作。本文对《湖心亭看雪》的白描手法进行了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17.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环节要挖掘出蕴含在教学中的广博的民族文化与丰富的人文精神,注重给予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的过程即是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从教学语言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科学论坛》2010,(3):43-44
一、朗读课文 师: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晚上,偏偏有一个人,选择此时去赏雪,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会看到什么样的雪景呢?会不会有什么奇遇呢?现在由老师为大家诵读全文。  相似文献   

20.
<正>【设计说明】义务教育初中学段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自读课文的教学更应该体现课程基本理念。《湖心亭看雪》是统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只有160个字,没有偏拗之处,易于学生自学。教师只需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