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充分了解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我们借用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两难法,分别对职业中专学生和低年级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呈现出滞后而且正处于波动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年学生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表现出的思维特征,借助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青年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不是使用单一阶段的推理,而通常使用几个相邻阶段的推理,即其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并行的,而且,道德判断系统与特定年龄和发展阶段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本文利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两难法,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于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低层次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波动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确实比中学生要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六个水平,强调价值判断重于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它的启示是: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应遵循学生的认知阶段,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一致、注重道德环境建设并应充分发挥学生道德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本文基于我国学校德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运用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原理探寻德育教育模式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道德的层次性出发,结合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体系的特定目标要求,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为例,尝试对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开发的层次问题进行反思.小学德育课程应该侧重于以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突显规则层次的规范内容,伴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逐步加强课程设置中道德原则与道德理想的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7.
面对学生道德发展中知行脱离的问题,道德发展认知理论尤其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以及在此基础提出的道德教育模式为解决此类问题起到了指导作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道德定向阶段和工具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  相似文献   

8.
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本文利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两难法,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于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低层次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波动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确实比中学生要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高师学生的道德水平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其立足于教育实践,提出的"公正团体"教育法,给高师学生通过创建"道德团体"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如今的学生普遍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道德认知不一致.但是,我们往往忽视另一种现象: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越高,行为与道德判断力的一致程度也越高.所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是决定其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因素,而学生的道德判断又取决于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因此,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是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品德课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1.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精髓是他对道德认知发展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划分和道德教育的设想,该理论强调道德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重视培养学生理性和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这些都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分析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找出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高职生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柯尔伯格(L.Koblberg,1927~1987)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建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沿着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领域辛勤工作了三十多个春秋,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并以此为核心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开创了国外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在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体系,包括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和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两个方面介绍得较多,而对其道德  相似文献   

14.
幼儿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湖州市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8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规则认知水平影响显著,年龄越大幼儿的道德规则认知水平越高,女孩道德规则的认知水平高于男孩;2.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行为影响不显著;3.在总体上,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说明两者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在遵守情境下,在三个年龄段上均是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高于行为得分,除小班差异不显著外,中大班差异均显著;男孩、女孩在遵守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得分。  相似文献   

15.
确定问题测验与新科尔伯格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问题测验是在科尔伯格访谈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量青少年和成人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法.这种纸笔测验的方法简单易行,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以DIT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科尔伯格理论扩展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两者都强调道德认知、注重发展、重视自我建构、关注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发展,但在测验的方法、后习俗水平的道德推理、共同道德、道德图式和道德阶段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6.
道德认知是青年道德意识生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逻辑起点,在青年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青年道德认知的实质、特点、形成过程和功能四个方面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7.
许佩卿  叶瑞祥 《文教资料》2007,(32):171-173
高师学生学习道德培养,是当前高等师范教育的迫切问题.高师院校要正确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道德现状,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加强高师学生学习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学习道德意志和学习道德行为的培养,提高高师学生学习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教育在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在小学阶段承担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的主要责任,在学习中不断帮助学生发展道德素养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本文章主要研究道德教育在小学管理中的渗透,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等人在直接吸收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两难道德判断为切入口的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主张道德教育应激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促使他们的道德思维向更高阶段发展。柯尔伯格在对美国青少年十几年的跟踪调查和对十几个国家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该模式认为道德认知发展包括三个水平及六个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  相似文献   

20.
王琰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1):106-109
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人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在道德领域内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他们所揭示的儿童道德发展在一定时期道德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规律,为我们了解青年学生道德思维的方式与特点提供许多颇有见识的观点,也为我们研究青年学生道德思维心理学提供了许多可用的方法、手段以及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