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问题较多,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关于本文的主旨,历来有多种理解,且多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批判。这是有道理的。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  相似文献   

2.
这篇《背影》,大家说是朱自清先生的好文章,各种初中国文教科书都选了它。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相似文献   

3.
关于《山中访友》一文的主旨思想,一般都认为是表达了作者时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分析了《山中访友》“山里的众朋友”——老桥、树林、山泉、瀑布等意象,并引用《与朱元思书》《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记》等课文的主旨思想来旁证,认为《山中访友》一文并不仅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期待.  相似文献   

4.
鲁四爷并不代表着封建政权对祥林嫂实施迫害,他只是封建思想化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实维护之一;鲁四爷也不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元凶,他只是对祥林嫂进行精神打击的众多人之一;是鲁镇这个高度思想化的环境联合绞杀了祥林嫂。  相似文献   

5.
一 鲁迅先生<雪>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说,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江南雪与朔方雪是什么关系?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有三种说法.一是并列说,所谓两幅画面,两种情感,优美壮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云云.二是主次说,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选录了钱理群教授的话:"相比较,他(指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  相似文献   

6.
莱泽克·柯拉柯夫斯基在其代表作<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旨浪漫主义主旨,浮士德--普罗米修斯主旨,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决定论思想的主旨.这一论点实际上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应用和争论的焦点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的主题向来争议颇多,<风筝>也一样.有<语文教师用书>这样解读:"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相似文献   

8.
关于《风筝》一文,很多老师不理解编者为什么会将其安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亲情"单元,认为"亲情"在本文并不凸显,文章的主旨应是倾向于鲁迅的自省精神以及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深入解读文本后,我以为,《风筝》一文的主旨恰恰应是"亲情",并且,亲情的表达需要智慧,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面  相似文献   

9.
在教参和日常的教学中,都认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的确.焦母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她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或化身。我们应公正地理解焦母这个人物形象,认清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在教参和日常的教学中,都认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的确,焦母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她不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或化身。我们应公正地理解焦母这个人物形象,认清造成焦刘爱情悲剧的原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蒹葭>的主旨历来有关刺说等各种不同的解读,企慕惆怅应为其核心旨意,而解读者对"伊人"各自不同的具像化处理正是造成其主旨多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鲁迅创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时代背景。文章前后两部分之间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所加入的文学社团等三个方面。通过正反论证,得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并非批判封建私塾教育.而是作者聊以自慰.表达对现实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精品.大部分学者认为焦母对于刘兰芝的美德及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孤行,独断专横,极力维护她这个封建家长的权威,充分暴露出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从焦母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重新分析焦母的形象,谈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诚哉斯言!鲁迅不少作品就带有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的精神。收集于《野草》中的《风筝》,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  相似文献   

16.
鲁四爷并不代表着封建政权对祥林嫂实施迫害,他只是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实维护者之一;鲁四老爷也不是迫害祥林嫂致死的元凶,他只是对祥林嫂进行精神打击的众多人之一;是鲁镇这个高度思想化的环境联合绞杀了祥林嫂.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篇章之一.文章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深深地批判了封建旧式教育,作者对粗暴对待小兄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内疚.这是学生进入中学首次接触鲁迅的作品,作文的时间距今有些久远,对于学生们认识当时的社会,了解鲁迅,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是有难度的.  相似文献   

18.
1.如何理解文句"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中,为什么说"春天"是"久经逝去的",为什么又说"在这天空中荡漾  相似文献   

19.
作为《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围绕着对它的主旨的理解旁征博引,妙解纷呈:但是,说到它的结构,却一直含糊不清,甚至.有人引清代林云铭的话。说它“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复而非复”.由此慨叹“从传统创作思路、文章框架、结构手法这些角度剖析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情节,感受"思念"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词,想象画面。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