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强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须由原来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与此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一切以教师讲为主为自己学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努力构建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课堂中心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语文课堂彻底变"教语文"为"学语文",让"教堂"成为"学堂",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生本语文就是要努力构建这样一种回归语文本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杨日 《教书育人》2010,(3):36-37
新课程理念之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之所以要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素质,是因为人的素质先天就有着全面的基础,只不过是如何开发,使其形成良好的结构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方式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长处,以促进教学更好地实现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真正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傲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就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许腾伟 《中国教师》2010,(Z1):216-216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秋平 《宁夏教育》2006,(9):60-61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不管他们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是否有残疾;也不管他们对生命科学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尊重每一位…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向生本,教师就必须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让学"这一观点最初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旨在"把学习的方便和好处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以实现教学活动向"学"的回归。"让学"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设计构建各种有利于学生互动、活泼、全面地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小班化语文教学以"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多的关爱"为教学宗旨,在每堂课上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时刻为更多学生创造快乐有效学习的机会,追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就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甩掉了注入式教学给学生背上的包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随之而来了。因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努力构建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课堂中心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语文课堂彻底变"教语文"为"学语文",让"教堂"成为"学堂",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生本语文就是要努力构建这样一种回归语文本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文通过对变式教学的思考,说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一、当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学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发展,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法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建 《教学与管理》2004,(11):30-30
一、确立学生人人能成材的观念,把真诚的爱倾注于全体学生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不同的时间罢了.让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都成为教师心中未来的成功者,让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都成为教师眼中某一方面的优秀者.这样,教师才可能消除对一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失的学生的偏见,才可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可能真正做到热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只喜爱和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爱是赏识的前提,爱是成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徐福清 《广西教育》2011,(11):44-45
语文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有主人意识时,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只有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每个学生才能有充分发展潜能的机会。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己当家做主呢?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塑造的,有自己发展空间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付出努力都可以有所收获。面对全体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绽放自己。下面,我就结合语文教学谈一下差异性有效教学法的具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自主求知的前提、学习成才的起点,也是学习活动中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利用语文学科审美的特性,用美吸引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带着疑问去学,变"厌学"为"爱学",实现由"爱学"到"善学"的飞跃,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激发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重心放在"学"方面的生本教育,以学定教。因此,要将课堂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亲力亲为,主动参与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给学生理解的空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爱、照顾每一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掘学生的潜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掘学生的潜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