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亲情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关注小学生亲情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亲情意识和关心他人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小学生亲情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亲情意识;学校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亲情等良好情感教育;社会也要为小学生亲情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只有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打通学校与社会的隔离,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学校要建构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特点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出力流汗中发展自理自立能力;打开由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组成的全方位劳动教育时空,提高劳动教育实效,让每个生命都闪光。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小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提倡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建国以来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始终"坚守"的一项教育活动。深度审视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谐教育观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谐的人,其培养方式是以人教育人。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更有效、更有力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并以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以更加超前、更加理想的速度及方式大胆演进。教育理念就是以往教育观念(概念)的大力度、多方面的不  相似文献   

7.
教育目的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总要求,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梳理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特色,有助于学校把握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从“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再到“为人民服务”;从关注政治到关注经济再到关注人的发展;从培养“革命者”到培养“劳动者”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三育”到“四育”再到“五育”,凸显出由鲜明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为主转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兼顾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缺失礼仪教育,人们的礼仪意识不强。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友善、促进人民精神境界提升。强化礼仪教育的对策为:重视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加强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和礼仪制度建设;培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家风;构建系统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礼仪教育社会风气;加强礼仪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做的必然结果。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必须做到:成立学校发展合作委员会或发展咨询委员会;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倡各校用最适宜自己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并不等于忽视或放松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整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失误或者失职都会造成文化缺陷,形成社会发展障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强调人性理性。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特征,才能构筑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连接和联系、协同作用完成教育年轻一代任务,使之不仅能接受和继承优秀文化,并且能为文化改进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教育方法创新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创新必须紧随时代教育发展主题,积极研究和深化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从而使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金云 《天中学刊》2005,20(4):127-129
我国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社区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校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社会需求和教育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而且,保障了学校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加大社区参与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事务管理的力度;政府合理介入,为社区教育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大力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现实,建立社区教育的学习网络。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和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朝着信息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了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学校教育应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地关注。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部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不仅关系到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更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应该把人文主义教育放在德育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新形势下的新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学校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被动教育模式、以学生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主动教育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校企结合共赢教育模式。通过“校企结合”可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校培养出能够满足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建设者。完善“校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实施开放教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协作关系,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行业企业参与,发挥其在就业与创业教育中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坚持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创新,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是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树立服务社会观念,学校才能走出"象牙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学校服务社会功能;树立教育产业观念,才能经营学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再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大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发挥高等职业学校培养21世纪职业人才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构成了现代教育体系,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本文探讨构建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以此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会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化,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效果,培养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必须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将家庭教育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赵锋  方之桦 《上海教育》2009,(14):30-32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在政府竭尽全力履行教育义务的同时,社会、家长也提出了更多的教育需求、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也导致应该是轻松学习、培养兴趣的小学教育受困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学生自由发展日益受限等问题。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受制于社会大环境,推行素质教育难见成效,反而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作为,改革力度小,成效不明显,自行给孩子加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