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邱海培 《语文天地》2012,(19):31-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更多的是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他们都具有内隐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追求内部思维活动的质量。搞外部活动的花样形式,也应立足文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既是语文课程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的目标。实践研究证明,要实现语文深度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从语文课程设计的角度进行校本化的架构,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其次,还应依据教学规律,积极设计并优化语文课程活动,通过真实任务驱动、读写整合融通和学习支架支持,渗透批判性思维精神;最后,在课程活动中还要聚焦问题策略,通过教师挑战性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有效推进批判性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所谓话题教学,是指教学时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广泛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以文本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在参与待定话题的相关活动过程中深入理解此话题的内涵,拓展认知领域,开展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作为一名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学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组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义教小语第八册课文《和时间赛跑》中发生的一则教学故事。  相似文献   

7.
朱美华 《福建教育》2023,(23):25-27
大单元教学与任务型学习活动设计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着力思考如何使之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实施连贯的、进阶式的训练,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本课图文并茂、文字优美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学本课时,应通过观察、朗读、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周源泉 《亚太教育》2020,(5):158-159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提升认知能力、思维发展、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碗阳春面》教学为例,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朗读、情感体验等学习活动来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强化中职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促进中职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文本,正确地引导学生感悟与体验,提高教学效益。一、注重体验与感悟,提高教学效益回想我在过去的教学,学生总是被动的进行学习,总是等待着教师的灌输,没有多少自主锻炼的  相似文献   

11.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拆除了学校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语文教学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语文教学要探索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拨动学生生活的琴弦,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感悟体验文本和生活,恰到好处地实现教学和生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着文本解读缺乏整体性、思维培养缺乏层次性、学习活动缺乏主体性等问题.对此,教师可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一是着力分析语篇主题意义,设置合理目标;二是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  相似文献   

14.
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整合教学与学习的需求,我们在研讨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时提出了文本研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式,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以绘本When Animals Invade的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和超越文本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在梳理与概括、分析与运用、评价与创造的过程中实现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迁移,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让学生因意会、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笔者以人教版第八册《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让感悟成就阅读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刚进校的儿童其实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他们往往把学习和游戏混为一谈,即使在接受学习任务也总想把这种任务变为游戏。他们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系统认识,反映在课例设计与教学的具体行为中。教师教学行为中隐含的"课程哲学",将有助于教师解决文本的研读问题和教学技术的问题。"教师即课程",即是将语文课程意识优质地体现于教学实践中。一、观点的冲撞:精读与拓展的相互补充文本提供的仅仅是范例,范例学得再好,如果缺少相应的巩固材料与手段,违背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规律,还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往,我们将一篇文章咀嚼得十分细致,逐一喂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伴随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流畅地思维,获得文本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缺乏跳出文本的宽阔视野,师生都被紧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观点: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单单是数学知识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不应局限于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应发挥自身的才智,用奇思妙想构建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拓思维,展示自我,感受数学之美,体会学习之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为指导,结合一节对话课探讨了主题意义探究下构建思维进阶式课堂的实践,即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实现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有效落实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