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忠慧 《新闻记者》2012,(10):47-52
"传媒假事件"是按照事先策划的"脚本"而搬演的"预制"事件,带有"表演"的成分,它不仅混淆了现实与真实的界限,而且加剧了社会的不信任分,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都要保持警惕。"传媒假事件"由原初的隐性宣传或公关的需要,逐步演变为赚取注意力的卖点和迎合市场的策略,服务于媒体急功近利的职业诉求。这种演变,折射出社会转型期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以及传媒业的某种动适应,其背后的诚意缺失、文化逻辑和浮躁心态,既是这种深刻变化的反映,又加剧了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警新闻"是与传媒的预警功能相伴而生的."传媒预警"是因,"预警新闻"是果;"传媒预警"是里,"预警新闻"是表.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传媒市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如何更好地生存是摆在各个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竞争,该何去何从?于是,打造传媒"影响力"的呼声日渐高涨."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目前的报业的市场,正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是传媒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等不绝于耳.甚至,很多媒体把它奉为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传媒在打造影响力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大众话语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图书馆界流行一个新词,叫做"有偿服务",不少人写文章津津乐道,但乍听起来令人感到有点儿别扭."偿"是报酬,"服务"是为人民为事业而工作,"有偿服务"可释为"有报酬的为人民为事业而工作".这样按字面来解释也有点儿不太顺茬."有偿服务"这个词是新近创造出来的.它的起因是基于讨论图书馆某些工作如  相似文献   

5.
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中,传媒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在我国当今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转变,在这过程中不论对内对外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本文以"传媒组织冲突"为关键词,考察近十年来(2005—2014)学界关于"传媒组织冲突"问题的研究现状。笔者分别从文章数量、文章主题和研究取向等三个大的方面,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综述,在此基础上,试图就近年来学界对"媒介组织冲突"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传媒社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社会”概念的 提出与阐述 之所以提出“传媒社会”的概念,是因为现代传媒对计会的介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深,它以社会同公众之间媒介的身份,将概念中的“社会”以具体形式提供给同媒体发生接触的所有人。从这个角度看传媒,我们通过它所了解的现实社会有拟态特征,也就是说抽象的“社会”经过传媒之手,转化为我们能够感应到的真实,在这中间有个拟态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理念融入档案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主流,它引导着以开发与推广档案文化资源为主的档案社会服务朝着多元、互动与便捷的方向发展与变革。本文从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变化出发,阐释了"互联网+"融入档案文化资源社会推广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档案机构需从选择符合时代与公众需求的主题入手,依托实物展览与网络平台工具,借助多样化的移动传媒平台实现档案文化资源的社会推广。  相似文献   

8.
余艳青 《视听界》2007,(1):62-64
编辑荐言:传媒行业就像一个反应堆,它是社会变革下的反应,也在反映著社会的变革。中国加入WTO。国外传媒参与中国的传媒竞争,多媒体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如此背景之下,有关媒体权利与侵权的话题已不仅仅涉及从业者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更是涵盖了传者与受者、社会与个体、司法与道德的大领域。  相似文献   

9.
黄玉波  戴文君 《传媒》2005,(10):27-30
传媒制度变迁中的"潜规则"现象 "潜规则"即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存在着的一套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这套规矩往往与那些公开宣称的堂皇原则相离或相悖,并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的运行.它是以"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为前提,是个体或组织基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成为人们趋利避害的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保证了潜规则的诞生和长期稳定的存在.具体到新闻传媒事业变迁中的"潜规则"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主要有如下两类:  相似文献   

10.
"读图时代"的产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它的起源与发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并在推动社会提速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快捷化、透明化、影像化、贴近化的社会"红利"。媒体和媒体人要掌控好"读图时代"与"标题党"结合所带来的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为党的新闻事业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开心农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今传媒》2010,(7):11-13
传媒产品是指由传媒组织提供给目标受众,旨在引起受众注意、选择、使用的传播内容与服务的复合体.①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利用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网络媒体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也为传媒从业者和研究者讨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普遍平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普遍平等""惠及全民"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与目标追求,公共图书馆只有构建"普遍平等、惠及全民"的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其"公共、公开、公平、共享"的社会价值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1,(7):155-156
近年来,《今传媒》坚持以"追踪学术前沿、突出学术个性、荟萃精品力作、创办品牌期刊"为本的办刊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闯市场塑品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刊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传媒报刊前列。西安市教育局主管的《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封二以"《今传媒》——当今传媒的领航者"为题,对《今传媒》杂志做了详细、全面的报道,给予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今传媒》将继续努力,进一步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当今传媒创新发展;继续用我们真诚热情的服务感谢广大作者、读者!现本刊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10月19日,由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联合推出的"未名大讲堂——与名家、名人面对面"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首次论坛。本次论坛将以"中国.艺术.传媒"为主题,邀请学界业界名家名人就当下社会、文化、传媒、艺  相似文献   

15.
任何话语的形成和运用都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的回应."信息"、"信息化"和"信息公开"这三个关键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三十年可以作一个粗线条的侧面勾勒,而且可以表征"现代化"的不同层面."信息"这个关键词更新并丰富了新闻话语的内涵,重释了传媒的功能;传媒的"信息化"本质上是传媒新观念和新的运作方式的导入过程;传媒更应借"信息公开"之契机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学者喻国明在谈到媒体"影响力经济"时提到,"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受众本位“理念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尧 《今传媒》2009,(6):57-58
"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媒在新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陈崇山老师的《受众本位论》一书,针对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提出了受众本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 "区别服务"做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条原则,似乎已经得到了公认.然而仔细分析起来,尚有不少问题要进一步探讨."区别服务"实际上有两层含义:1.根据各种类型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组织不同的藏书和服务方式,亦即"因材施教";2.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在借阅上加以不同的限制,亦即"确保重点"."因材施教"无疑是正确的;"确保重点"  相似文献   

19.
刘英  高伟 《兰台世界》2002,(3):30-30
"欲求服务有力,唯在培育人才."档案部门领导在规划和总结工作时,都免不了把培育高素质档案人才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并针对档案工作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这一特点明确提出,既要培养觉悟高、作风硬、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好人",又要培养有知识、会管理、业务精的"能人".  相似文献   

20.
传媒同质化现象动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同质化是指传媒在组织结构、市场定位、传播内容和风格等方面的趋同性.传媒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合法性"①危机,即传媒为了适应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要求而必须接受那些被外界认同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正是这些观念力量导致传媒的同质化."合法性"危机通过三种机制对媒体的同质化起作用:一是强迫性机制,也就是传媒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宣传政策,否则传媒就无法生存;二是模仿性机制,即传媒为了生存模仿其他媒体的成功的行为和做法;三是社会规范机制,即传媒必须遵守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三种机制的作用,传媒才形成同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