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涑水记闻》杂录旧事,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是编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太祖,适于神宗,每条皆注其述说之人,故曰《记闻》”.《涑水记闻》内容驳杂,但多以事系人,在庙堂奏对、闾巷议论、私门闲谈等的叙述中,北宋前期众多的历史人物颇鲜活可见,呈现出鲜明的传记小说品格.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注重对人物独特个性的揭示、善于对人物传神写照以及叙事的从容婉曲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20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然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宋代笔记《涑水记闻》为语料来确定词汇,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节选自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附近)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李愬雪夜入蔡州》记载了唐宪宗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的一段史实。这场战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之争,但从唐王朝来说是为了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这对人民是有利的。因此,在李愬袭取蔡州的  相似文献   

4.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注】①柳敬亭,本称曹.名逢春,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了). 卒年已不可考.据说活了九十多岁,葬于苏州一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史学界,尝有“前后两司马”之称谓。前有西汉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开史学传统,有“冰泮发蛰,百草权舆”之功;后者即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包罗万象,集史学之大成,且以编年体别开一途,与二十四正史卓然并立。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盛赞《通鉴》“网罗繁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近人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亦谓其“不在司马迁之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涑水乡人,故世称涑水先生。其远祖可追溯至三国名臣司马懿,为一方累世名门。其父亲司马池受宋真宗器重,为天章阁待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专就唐代状元总数、各科状元姓名,针对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下称《记考》)相关记载而作,兼及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下称《谈荟》);199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状元史话》(下称《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沈《录》);199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状元录》(下称沪《录》)的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且介  相似文献   

8.
指出《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国史纪闻、宋史记事本末、邃古记、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明一统志五种图书提要出现的讹误。  相似文献   

9.
梁廷枏《夷氛闻记》记录、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寻求御敌制夷之法,弘扬抵抗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夷氛闻记》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兼具私史和当代史的二重性质,具有引领清代史学变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日,几位朋友相聚,兴来开怀,附古人之雅,互吟交赋,自娱其乐。偶闻春星先生《水调歌头.叹马》(发表于《当代诗词通览》)一词,遂诵记之:  相似文献   

11.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1):51-51
22.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受过比较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司马光持反对态度,自动离开京师,花费19年的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实。此外,司马光还著有《稽古录》和《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89年第7期刊登的《怎样记循环小数》(以下称《记》文),对一道考题“循环小数3.25725725……的简单记法是( )”出现的三种不  相似文献   

13.
北宋的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藉此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楼以文名,文以楼传,《岳阳楼记》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成了千年名楼,可是滕子京修楼过程中有无贪污行为,这个疑点因大史学家司马光的一句话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写滕子京为建楼筹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矣”。根据“自入者亦不鲜矣”这句话,有人给滕子京定了个贪污犯的罪名,有人却以此认定滕子京是个真正的大清官。 滕子京的形象关系到《岳阳楼记》的传世价值,关系到文章提倡的“先…  相似文献   

14.
《梁书》(姚思廉著)是历来治南朝史学乃至文学者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中华书局1973年5月版《梁书》尽管参校了多种版本,谬误仍存。笔者翻检《梁书》,发现一则谬误,记之如下: 《粱书》卷50《文学》:“刘杳,字士深,平原人,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闻慰,齐东阳太守。十三,丁父忧。大同二年,卒官,时年五十。”(文字有节略——引者按) 按: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据此逆推五十年为齐永明五年(公元487)。知杳生于永明五年,十三岁时值齐永元元年(公元499),则杳父闻慰卒于此年。  相似文献   

15.
由古至今,北京之称谓多有变化,有以封地称的“燕“、以书名称的“日下“、以国都称的“京都“等。晚清学者震钧所著的《天咫偶闻》一书书名中的“天咫“亦可代指北京,其是以“距天咫尺“衍变为“咫尺帝王边“来代指北京,而不是“因书中缘述小闻,追溯旧事,所记均为北京史事故名“。  相似文献   

16.
<正> 朱书(公元1654——1707年),名世文,后改名字绿,字紫麓,号怡斋,别号杜溪,安徽省宿松县杜溪人,是清康熙年间著名的古文家。朱书是个多产作家,据《宿松县志》记载,他的著作计有:《杜溪文集》、《杜溪诗集》、《松鳞堂偶集》、《怡斋日记》、《怡斋记闻》、《怡斋漫记》、《寒潭琐录》、《谋野录》、《评点东莱博议》、《游历记》等,其中“最措意有《游历记》”。他还参加了著名的《佩文韵府》的编纂。  相似文献   

17.
司马光(1019年——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神宗时任枢密副使,他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700年)出知永兴州(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继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相似文献   

18.
《佛国记》这部书有《无竺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东晋沙门法显自记游天竺事》等不同的名称,也有称作《法显传》的。这是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求佛经返国后写成的旅行记。他的初稿写于公元414年,即他回国后的第二年,到416年又作了一些补充增订。它记载了法显前后花了十三年四个月的时间(399年3月由长安出发,412年7月在青州登陆)游历约三十国的经过,法显在印度时正是笈多帝国的黄金时代旃陀罗笈  相似文献   

19.
《史记》之名,非迁书原名也。其见于《汉书》者,《艺文志》述刘歆《七略》称“《太史公》百三十篇”,《杨恽传》谓之《大史公记》,应劭《风俗通》(卷一、卷六)同。《宣元六王传》谓之《太史公书》,斑彪《略论》、王充《论衡》同。而《风俗通》(卷二)时或称《太史记》。是知两汉时并未有名迁书为《史记》者。本书中“史记”之名凡。八见:(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钟     
苏轼为什么在《石钟山记》中以《周景王之无射(古钟名)”、“魏庄子之歌钟”喻水声?《红楼梦》为什么称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姑苏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