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作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有的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法律基础课开设后并未实现其既定目标.因此,应当重视对法律基础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践行,并将高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入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改革,以切实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水平,真正实现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现代传媒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案例教学法等。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势在必行,互联网与教材的结合,互联网与课堂的结合,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标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已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通过共享网络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从而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和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各类刑事及其他违法案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视角,将"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进行全新结合,即根据"平安校园"建设的需要,寻求更为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途径。目前因学生自身法律素质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学生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是保障校园秩序正常和校园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稳定离不开大学生的遵纪守法,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建设理性化、秩序化以及和谐化"平安校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中常常只注重理论教育,为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实践环节。而武汉市开展的"新青年下乡"活动正好为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实践教育提供了优良平台。本文以"新青年下乡"活动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实践化教学提升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方案。并探讨了如何让"新青年下乡"活动在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梅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2):140-142
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与要求,除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探讨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加强法学"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建议,优化"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具体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教育教学需要及拓展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拓展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8)
基于我国依法治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落实的需要,法律高职院系发展的困境和法律高职学生的迷茫,我们尝试创办了"司法考试实验班",五年来取得了公认的成绩,但是在学生管理、院内外培训的衔接和学院各部门协调等方面也存在些许问题。司法考试实验班推广有重要的价值:拓宽法律高职院系的发展路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历教育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司法考试实验班模式探索的启示:以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为核心,以学院的全面参与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内江市资中县多措并举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一是将法制教育作为教育课程重要内容,保证法制教育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丰富内容,在相关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法律知识,全方位、立体化推动法制教育进课堂,实现学生法律素质与其他科学文化素质双提升。二是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利用班团队活动、  相似文献   

11.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实现全民守法,要先做到全民懂法。如何在初中思品课中更加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谈起:一、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法制观念的养成教育;二、结合时政热点,选择典型案例教学;三、在情境活动的体验中,凸现活动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更要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开设专门法律课程、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组织法治实践活动、用法律来引导学生行为,为实现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道德文化资源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浙江绍兴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有着独特的区域道德文化资源。在"基础"课教学中,充分发掘绍兴道德文化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擅加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体制、机制、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我国高职学生自信心、自主性和自控力普遍偏弱,这给高职学生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可以通过引入生涯适应力教育理念、强化自信心教育、完善法律机制、构建"多位一体"的高职学生工作新格局等方面来创新高职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谙悉一定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能独立解决实际案件的实用型法律人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需要对鲜活个案的分析与评判。植入医学上的临床诊断方法,在法学教学中开设法律诊所,建立"案件病历",对"症"下药,能取得双赢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法"与"诊所教学法"的比较,阐述后者所具有的先进性,并就如何设计操作程序与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谙悉一定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能独立解决实际案件的实用型法律人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需要对鲜活个案的分析与评判。植入医学上的临床诊断方法,在法学教学中开设法律诊所,建立"案件病历",对"症"下药,能取得双赢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法"与"诊所教学法"的比较,阐述后者所具有的先进性,并就如何设计操作程序与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26)
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引入"线上线下+对分课堂"模式,能够突破原有法律实践教学的瓶颈,拓展教学平台,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也是响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举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考察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效果。研究随机选取了南京某大学2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班级(实验组),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知识的教学干预,并将干预效果与另外2个未接受干预的班级学生(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初的生命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得分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实验组在干预之后的生命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发现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研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与司法辅助系统的人才需求存有差距。深圳市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基地立足深圳经济发展需求,确立为司法系统培养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孵化功能,探索"建平台、进课程、立项目、创机制"为特点的常态运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承担辅警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保障政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基础"课课程建设与学生社团协会活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讨论了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