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攻消息,强化报纸的新闻主体,以主带副,全面提高,是人民铁道报近几年来进行报纸改革的一大举动。目前,人民铁道报上的消息,不仅短了,而且开始“精”了,老的写作模式正在被打破,套话、空话明显减少,在此期间按消息攻关要求组织实施的人大、政协“两会”报道,从内容、写作形式到版面安排,都有新的突破,受到人大新闻局的表扬。回顾这几年来改革消息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强化繁荣消息,不能只在写作方法上下功夫,必须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入手,实行综合治理,定出认识上的误区,冲破僵化的模式,强化薄弱的基础,消息才能真正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走出认识的误区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的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命运的主体地位,写消息是记者的第一职责。这些在理论上是确定  相似文献   

2.
人民铁道报决定,以改进消息写作作为该报今年深化新闻改革的主攻方向。铁道报社副社长王廷彦3月12日对笔者说,铁道报近几年重视消息的写作,认为报纸的主体应当是消息。现在铁道报头版(要闻版)平均每天刊载新闻22条,居全国报纸前列。头条新闻一般不超过千字。消息量增加,刊登的基层消息就多了,报纸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受到基层和群众的欢迎。但是,报社领导认为,消息质量不够满意,今年要在这方面攻关。  相似文献   

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报道版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消息不仅数量上大幅度减少了,质量也比以前降低了。有人认为,消息已经走过了它作为报纸主要文体的黄金时代,逐步走向衰微。但笔者认为,从行业报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对策,消息弱项一定可以强起来。本文拟从消息弱化的原因、行业报强化消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强化消息弱项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因此,多少年来,报纸同仁一直为让消息活起来而不懈地努力着,提出散文式写法呀,让消息软下来呀,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想让消息活起来。尽管如此,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见诸报端。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消息,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结合点上选择新闻题材。一般来讲,经济题材的消息不易写活,而社会题材的消息相对容易写活。因为社会题材的…  相似文献   

5.
报纸主攻消息不仅有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质的问题。消息之不尽人意,呆板、老套、缺乏鲜活感。因此,让消息鲜活起来,无疑是新闻工作者在主攻消息时必须下力气研究并认真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克服题材上的唯上病,多反映来自群众、来自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见诸报端的消息,尤其是要闻版,题材唯上者较为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会议报道多,实际工作少;领导机关报道多,基层单位和群众报道少;工作角度报道多,读者需要角度报道少;综合报道多,典型报道少。读者对此很不满意,有的甚至戏称报纸是“黑头文件”。当然,重要会议、领导的重要活动不仅需要报道,而且要舍得版面,配以言论,突出报道。问题是凡会必报,凡是领导参加的活动就得上要闻版,凡是领导讲话,甚至一些无关紧要的老话、套话、空话,也充斥版面,这就大可不必了。人民群众是报纸的受众主体,也是报纸报道的主体。这一基本观点要真正休现在办报上。消息在选材上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信息     
确立消息主体地位思想让更多、更活的消息占领版面“新闻工作者要牢固确立消息在报纸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写好和编好消息上,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对新闻媒介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是全国消息研讨会上,与会者取得的共识。这次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人民铁道报社联办的消息研讨会,着重讨论了“消息在当今新闻媒介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与消息传播”、“增加消息的信息量和  相似文献   

7.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消息作为报纸文体中的“轻骑兵”,占版面最多,受众也最多,影响也最大。从写作上讲,似乎最容易写的是消息,但最难出新的还是消息。一些读者反映,许多消息在写法上都是“老面孔”,读起来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这固然与制题、选材等有关,跟写作技巧千篇一律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其中便涉及消息的节奏  相似文献   

9.
强化新闻管理提高宣传质量人民铁道报社近年来,人民铁道报紧紧围绕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从强化、细化、深化管理入手,建机制,订制度,搞改革,抓队伍,使报社发展逐渐步入良性循环,报纸质量和宣传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实践证明:管理出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0.
“祝贺你们的消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在我第八次与神奇天路亲密接触时,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发来的手机短信,让我在世界屋脊上又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人民铁道》报去年5月3日刊发了我和李晓华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篇700多字的现场新闻能获奖,既是报社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精细运作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实施精品战略的成果。这次获奖不仅使《人民铁道》报成为我国60多家产业经济报纸中唯一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媒体,而且填补了所有产业经济报纸14年来没有获得中…  相似文献   

11.
消息,作为新闻主要体裁之一,在最迅速地传播新闻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翻开企业报纸,有相当数量的消息枯燥、平淡。这样的消息很难受到读者的青睐。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本来是在企业报纸中唱主角的消息反到成了弱项。那么,这弱项怎么才能强起来呢?笔者认为,那就是在消息的采访和写作中多开几条思维通道.在情感上更接近读者,在方式上更接近社会,真正让消息这简洁明快的新闻体裁在企业报纸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报纸消息结尾以“据”字起始的一种新闻写作格式,本文简称为消息“据”式结尾。常见的消息“据”式结尾有:据悉,据了解,据介绍,据统计,据报道,据某单位某人说,等等。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据”式并不仅仅出现在消息结尾,在消息导语、背景、主体中也不鲜见。但是,时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报纸,“据式”结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蔚成一种新闻写作格式。面对着消息“据”式结尾勃兴的现象,到了该探讨一下它的运用得失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主攻消息不仅有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质的问题。消息之不尽人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呆板、老套、缺乏鲜活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让消息鲜活起来,无疑是新闻工作者在主攻消息时必须下力气研究认真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克服题材上的唯上病,多反映来自群众、来自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时下见诸报端的消息,尤其是要闻版,题材唯上者较为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会议报道多,实际工作少;领导机关报道多,基层单位和群众报道少;工作角度报道多,读者需要角度报道少;综合报道多,典型报道少。读者对此较为不满,有的甚至戏称报纸是“黑头文件”。当然,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的好坏。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禁锢,报纸上的消息导语几乎是千篇一律。新闻改革给导语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今年评出的1985年全国获奖消息,在导语的写作上就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少具有新意。《“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北京日报),是一则科技成果鉴定会的消息。请看它的导语:  相似文献   

15.
一条消息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的好坏。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禁锢,报纸上的消息导语几乎是千篇一律。新闻改革给导语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今年评出的1985年全国获奖消息,在导语的写作上就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少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8,(9):F0003-F0003
1994年底,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六盘水日报社进行了以劳动人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历经14年,在发展理念上提出了“报纸要亮,职工要富”的思路,在运作模式上采取“三非”措施,在资产权属结构上形成三种经济成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信息     
人民铁道报又倡短新之风人民铁道报与成都铁路局从9月1日起联合举办“现场短消息竞赛”征文。这次征文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倡短求精,让消息成为新闻的主体,更好地反映铁路在改革开放中的新面貌、新成就、新风尚。征文将于12月31日截稿。  相似文献   

18.
不少报纸、杂志刊登的回忆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篇关于李敖访问北京的报道也这样写道:“来到天安门城楼上,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李敖赶紧在此留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界重提“让消息唱主角”的口号,抓住了搞好新闻工作的“牛鼻子”。这一原则应当长期遵循,并走出“喊一次好一段,糟下来再次提”的怪圈。消息主角地位的回归,必须实现从数量到质士的定位转移,求得经与质的和谐。这是消息专栏生存的必要。现在,不是报纸上的消息太少。打开报纸,从要闻版到经济版、政治文教版,一般情况下,各版消息的条数远远大于其它品种的新闻条数。但为什么从新闻界到普通受众,都有“消息成了报纸上的配角”这一感觉呢?关键在于报纸上会议消息太多,基层鲜活消息太少;一般消息太多,精彩消息太少;冗…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中会议消息可以说是报纸版面上篇幅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个新闻种类。然而.会议消息却不很受读者欢迎.长期以来形成的程式化写作模式.枯燥、冗长的行文.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影响了报纸应有的指导作用。会议消息已成为当前新闻报道中亟需改进的一个难题。在这方面有志于新闻改革的同仁们已作了许多尝试.他们苦心经营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讨,为改进会议消息写作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我们《陕西邮电报》在写作实践中订立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规范会议消息写作的具体操作,使我报的会议消息正悄悄地改变着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