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楼钢 《收藏》2009,(11):55-56
这是一件广东民间收藏的南宋黑釉描金盏,直口,斜腹,浅固足,口沿部有圈棱。施黑釉,釉层较薄呈酱色,外腹釉层接近盏底,底足无釉,露灰色胎。盏外腹无纹,盏心有描金图案,金彩已脱落,仅残留纹饰痕迹(图1)。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10)
前些年,笔者收藏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喜"字罐(见图)。该罐高21.5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16.5厘米。罐口收敛,露胎。肩上饰有一圈回纹,罐腹分别有三个"喜"字和缠枝牡丹纹,构成此罐的主题纹饰。瓷罐内外及罐底施透明釉,圈足内外斜削较尖,并有火石红。整个瓷罐釉色  相似文献   

3.
梁姝丹  胡健  夏晨光 《收藏》2009,(5):73-73
阜新市博物馆度藏一件元青花鸳鸯卧莲纹玉壶春瓶,属于馆藏二级品,不失为存世不多的元青花瓷特色之作。 瓶残高2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4厘米,口残,颈细长,圆腹,圈足稍外撇,足底宽厚。底施釉,刮削不甚工整。圈足边缘露胎,有粘砂。灰白胎,胎骨稍厚,结构紧密。釉汁光润透亮,呈鸭蛋青色。  相似文献   

4.
王蔚华 《收藏界》2013,(6):51-54
清代外销彩瓷造型丰富,纹饰艳丽夺目,并带有外来文化特色,给人一种新颖、秀丽感。本文介绍的10件清代外销彩花瓷盘由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造型均为圆形,宽板沿,浅腹,坦底,圈足。胎薄色白,质坚硬,釉面温润,玻璃质感较强,造型规整,做工精细,板沿与内底都有彩花纹饰。1.青花矾红花卉山雀纹瓷盘(图1)口沿描绘褐釉,板沿两道弦纹间饰斜方格纹与四组花叶纹,其  相似文献   

5.
耕生 《收藏》2013,(7):70-71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A);  相似文献   

6.
耕生 《收藏》2013,(13):70-71
吉州窑年代的下限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而纪年瓷无疑是解决疑问的实证。考古资料和民间藏品中目前已有两件实物可资参照。1983年,吉州窑永和窑址出土一件丁未年款釉下彩绘水波纹残罐(图1),现藏江西省吉安县文物管理所。底径12.8厘米,高20厘米。敛口,平沿,短颈,溜肩,球腹,圈足,口及上腹部分残缺。罐外壁薄施一层白釉,器内无釉,有明显的旋削纹,足边露砂胎。罐体以褐彩绘画,共有4组纹饰,各组纹饰之间以粗细弦纹间隔,颈部饰卷草纹一周;肩部褐彩书写"□□作称心买卖答者,丁未岁下市朱有成用工"(图1A);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19):15
图1青花牡丹兽头罐胎釉滋润、干透,无气泡,泛出青灰色泽。青花色泽蓝中闪灰,青花晕散,青花发色浓厚处显出艳蓝金属光泽。青花釉面上胎釉显出凹凸不平状。足圈边缘积釉厚处显出翡翠绿玻璃种,晶莹剔透。图2釉面开出浅丝线裂纹,密麻细小晶莹剔透。青花牡丹边缘绘画成连珠状,花瓣绘画成云朵块状,显出立体美感。采用国产钴料绘画,随意简洁流畅。  相似文献   

8.
陈锐 《收藏界》2011,(9):45-49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瓷笔筒"(图1),高16.1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7.5厘米,敞口稍撇,中腰微束,底略外倾,造型优美。通体施白釉,器内光素无纹,内底有数处缩釉,器外壁绘青花人物故事图案,玉璧形外底边露胎,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参加“耀州窑国际研讨会”之际,走访了距铜川市东南约15公里的陈炉镇,在一老乡家中发现一件土青花碗。此碗呈撇口状,圈足,近足处及碗底不挂釉,碗内沿饰一周绳索纹,碗心青花圈内写一“■”字,笔画多达五十几画,这个字形在古今字典都查不到,但作为陕西人,大概都能念出此字,它就是陕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四月上海首届古玩博览会上,笔者有幸觅得一对青花小碗。这对碗口径9.6厘米,高5厘米,足径4.6厘米。撇口、弧壁、圈足,胎质较粗,器型不甚规整。碗施釉较薄,釉色白中带青,外壁可见釉下旋纹。圈足外有明显跳刀痕,底足内见大小不一的缩釉点。碗内青花双圈,各有一青花"贵"字。两碗外壁以恣肆洒脱的行草书青花"金榜题名"和"状元及第"。青花青中带灰,有浓淡,无晕散,两只碗均完整无损。这对碗,我称之为"状元碗"。  相似文献   

11.
黄风升 《收藏》2008,(9):54-55
陈炉窑在明代广泛借鉴磁州窑白地黑花工艺,在清代开创了香黄釉及复色釉戳印花、青花、铁锈花等工艺,民国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陈炉窑瓷器上很多带有铭文、题跋,反映了窑工的思想意识和境界,其中堂号款是重要的题款内容。  相似文献   

12.
马广彦 《收藏》2007,(12):90-91
许多古瓷爱好者在鉴选瓷器时喜欢看年款,以为瓷器上写什么年款就是什么年造的;也喜欢有铭文的器物,以为这类东西假不了。甚至有的收藏家也以年款、铭文为辨瓷根据,把写有伪款识、假铭文的赝品当作珍贵古瓷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张朝晖 《收藏》2011,(2):30-31
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珍藏了一批有唐以来的出土瓷器珍品:唐瓜棱三足白釉盖罐(图1) 1985年5月岐山县凤鸣镇李家沟村唐墓出土,同出有塔式罐、乾元通宝等随葬品。通高6厘米,腹径6.5厘米。敛口,有盖,鼓腹,平底,下有三足。通体施白釉,釉不及底。从造型、胎釉等方面分析,应为唐邢窑系产品。唐褐釉执壶(图2) 1988年11月岐山县凤鸣镇陈家河村唐墓出土,同出有开元通宝等。此壶通高11.6厘米,口径4.8厘米。喇叭形口,圆唇,束颈,圆肩,平底,短直流,颈肩部有执手,深褐色釉,底部露胎。  相似文献   

14.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5.
韩涧明 《收藏》2008,(12):6-7
实际上,站在这些奢瓷背后的,是一批西方陶瓷的艺术大师。一套小小的咖啡具与国内陶瓷艺术大师作品等价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而睁眼看世界,面对奢瓷。应该是内地当代艺术陶瓷不容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岳岩 《收藏》2010,(11)
2010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值此特殊历史时刻,一批圆明园出土文物,经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修复,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圆明园游客与缅怀者的目光。修复与争议对于已经谙熟明清官窑市场主流的收藏者来说,圆明园出土瓷片可能具有非同一般的震撼。曾经首先领略这种震撼的,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于洋。在第一次和文物局领导到圆明园考察时,他就亲眼  相似文献   

17.
黄诚 《收藏》2020,(4):74-76
清代,尤其是康雍乾时期,随着满清政权统治稳定,封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取得了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的瓷业烧造,无论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溧阳市博物馆系江苏省溧阳市内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诸多文物中亦有相当数量的明清瓷器,其中所藏官窑瓷器主要以清宫日用瓷器为主,来源为南京博物院拨交。笔者撷取本馆部分清代官窑瓷器作以赏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陈根远  张咏梅 《收藏》2006,(7):46-48
痴迷道教的嘉靖帝 明朝历代皇帝都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太祖朱元璋与名道士周颠仙开同兄弟,周颠机去世后,朱元璋以皇帝之尊亲撰《周颠仙人传》以纪其事。永乐皇帝朱棣依靠名道士姚广孝出谋划策,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帝位。之后的正统、成化、弘治、正德等皇帝都有不同程度的尊道,但嘉靖帝尊道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伍秋鹏 《收藏》2007,(6):92-93
重庆涂山窑是我国宋代民窑之一,是当时四川黑瓷窑系的代表性瓷窑,产品质量优良,种类,造型丰富,存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窑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与涂山之间的山谷地带,长达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沿江分布着涂山湖、酱园、王庄、航灯厂、中药所、锯木湾、小湾、庙子岗、桃子林、老房子、杨家官山、慈母山等16处瓷窑遗址。  相似文献   

20.
章用秀 《收藏》2006,(11):122-124
自清代末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陶瓷艺术的百花园中产生了一种色彩浅淡柔和的瓷绘新品类,这就是风靡一时的浅绛彩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