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徐碧芸  钱璐璐 《动漫界》2022,(20):32-33
教育是一件友好的事情,可以治愈心灵,给予别人帮助,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在"入村指导"早教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进幼儿家庭,友好地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和孩子排忧解难,看到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和蜕变.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人数逐渐增加,家中只有老人孩子的家庭逐渐增多,真正能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太少。即使在家的农村父母,也因经济收入不可观,一边在附近打临工,一边还干农活,也很少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农村家长普遍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以训斥、打骂为主。因而造成孩子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直接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心理发育。 一、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家长沟通 首先,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有问题学会与同学、老师沟通,建立一个和谐,平等,互助的集体。开展“求助信箱”实话实说”“我与我家”等活动,从侧面、正面了解学生心态,也让学生形成正确面对困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学校对学生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引导,帮助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我校利用假期开展了"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活动的主题:走进学生家庭,关爱学生成长。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我们拟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培养孩子就得走进孩子的心灵……”4月14日.武穴市实验中学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正在隆重举行。来自该市2000多名学生及家长参加了“知心姐姐”朱虹的这场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  相似文献   

5.
身为教师,有很多与学生、与长交流的机会。我们经常听家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意和我们说话了;也常听学生抱自己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了。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性的沟通,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此,家长们很焦急。针对这种情我们对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名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导致孩子家长沟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青少年心理上的原因春期的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上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大人”了,父母理应把自己当人”看待;而父母总觉得他们还充其量有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只有走出误区,了解亲子教育的原则,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灵舒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走进幼儿的心灵”是瑞吉欧的先进理念,也是教育成功的真正原因.主题教育中应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学得更生动,更有效呢?工作的实践让我认为关键在要恰当地处理好主题活动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因为幼儿园的课程已逐渐由原来老师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这就意味着预设与生成要有机结合,有效渗透.那么,老师该如何处理好主题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8.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意识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的家长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与孩子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培养,耽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能否运用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家教宣传活动等有效方法转变幼儿家教观念是幼儿园对农村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李沧区孩子家长学习和使用《家庭教育》教材之后,家教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为了让家长进一步确立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新理念,区教体局在暑假开展了“家长与孩子同乐”系列活动。全区有300多个家庭参加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合作参加了“家庭才艺展示比赛”、“家庭展风采同乐晚会”。家庭才艺展示比赛启发了孩子要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幸福的家庭,走进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到:“有家真好”(《家庭教育》栏目之一)。而家庭展风采同乐晚会则把纳凉、娱乐、学习融为一体。孩子借…  相似文献   

10.
丹桂飘香的日子,《好家长》下旬刊·新教育九月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平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是我们一直的努力与企盼。目前,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的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这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是造成孩子学业不精、人格不全、道德迷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家园沟通不畅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日,我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关于“家园沟通不畅”的问卷调查,其中,780名幼儿家长中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家园沟通是通畅的,剩下半数的家长中,又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处于畅与不畅之间,另外一半的家长则果断地选择了不畅通。家园沟通不畅的表现1.将近一学期没能与孩子的老师谈过话、交过心。2.说不出孩子老师的姓名、学历、基本情况。3.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4.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年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征、办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  相似文献   

12.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3.
张若熙  李梅 《考试周刊》2012,(1):180-182
为了初步了解苏州地区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作者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采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表,对苏州地区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实施了与父母沟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苏州地区家长与孩子沟通状况并不是很好;(2)父母与孩子在沟通情况上有显著差异;(3)大部分父母还没有与孩子沟通的习惯;(4)父母没有好好跟孩子沟通的意识和技巧;(5)苏州地区家长对孩子拒绝程度高。为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高中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保证和改善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状况。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挚爱与未来希望的寄托,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但是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种种不得已的原因,使有的家长将孩子的生活与教育一并交给老师全权代理,父母的地位在孩子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变得可有可无。而自己带孩子的家长,由于一天工作的劳累,晚上对着顽皮的孩子,耐心全无。“家长式”的管教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家长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教子经验的缺乏,使得家长在教子经验上,呈现出很多问题,很难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家长与孩子间快乐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了一种向往。怎…  相似文献   

15.
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 ,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这就需要拥有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沟通。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 ,就要靠沟通。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孩子。虽然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 ,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慢慢地 ,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 ,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与成人沟通 ,是今天的孩子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精神需要。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 ,是家庭的“个体户” ,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 ,更渴望与父母沟通 ,与…  相似文献   

16.
荆门外语学校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家校合一,首次举办了以“走进孩子心灵”为主题的家长节,据悉,举办这样的家长节在全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人说:  相似文献   

18.
孤单的小鸟     
暑假来临。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家长相处,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程度,更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关注,所以,本期“心灵探秘”选择了三篇文章,从孩子不同的表现入手,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我想,如果老师们能把这类文章推荐给家长读一读,今后的工作也许能轻松一些,也顺畅一些。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即家庭亲密度是影响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XX附属中学和XX高中的350名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的总体水平偏低,显著低于常模水平;家庭亲密度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有显著影响,家庭亲密度越高,高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也越高。要提高高中生的家庭亲密度,父母应保证与孩子的沟通时间,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到与孩子相互尊重与理解,让孩子信赖父母并愿意听取父母的人生建议。社会方面还可以通过创办家庭辅导学校等方式,帮助家长获得更先进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孤儿的出现是一种不健全现象,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些不和谐家庭给子女带来了心理障碍,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孩子们缺少伙伴,要加强父母的家庭责任感,要多和孩子沟通,家长要和孩子做真诚的朋友。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辅导课,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