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成为每个学校关注的话题。我们认为,"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并伴随以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吉林省长岭二中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注重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成为每个学校关注的话题.我们认为,"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并伴随以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吉林省长岭二中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注重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涛  周建 《山东教育》2005,(11):9-10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也是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自己,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我校自实施校本培训以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着眼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创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研、培训机制。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立足于学校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培训,使一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提升了自己,与课改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4.
董宏伟 《辅导员》2012,(Z2):8-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校本研训"逐渐成为学校关注的问题,也是新课改的重点。"校本"在新课改中备受关注,成为关键词之一。"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伴随以教育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校内的学习培训。本期,让我们一同分享北京光明小学等学校的实践经验,看看他们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注重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教师校本培训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只有满足实践要求的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方式.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6.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我们开展了以学校为根本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把教师培训贯穿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使教师校本培训切实给教师带来经验分享、方法更新、认知结构的变革,带来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在灵魂深处滋生出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成为新时代的研究型和学习型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全面规划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为了使校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2002年3月,我校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独立申请了北京市“十五”课题,专门成立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小组,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  相似文献   

7.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南湖一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校本培训方面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大胆的探索,通过校本培训,锻造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的“校本培训”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旨在通过校本培训来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促进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教师的培训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单靠区级教师培训机构集中式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虽然集中培训具有培训资源共享、强化培训、制造气氛、舆论等优势,但它同时又存在不少弊端,一是不能充分调动学校第一责任人--校长组织参与新课程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在培训中不能针对各校教师队伍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困惑主要在于校本培训主体、校本培训内容、校本培训途径方法等问题。高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出路在于突出职业教育培训的"职业性"特点,在特色专业建设、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教师校本培训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只有满足实践要求的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方式,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日前,佛山市高明区在该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新课程校本培训阶段总结会议,来自该区各中小学负责新课程校本培训的40多名教师、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及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除听取新课程校本培训阶段性总结报告,还着重听取了该区几所开展新课程校本培训成效明显的中小学的经验介绍。他们坚持做到:首先必须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作为新课程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发挥应有的作用,站在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实践活动的高度,舍得拿出时间与精力组织、领导、协调校本培训工作,为培训教师创造各…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加强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培训更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北川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情为切入点,剖析北川中学在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实践中的路径选择,通过社会各界的教育援助与北川中学内部的教学改革,揭示教师校本培训的几点创新举措,从而为高中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启示,即校本培训模式可具多样性,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和提供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学校校本培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找到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通过反复调整、教育实践.从课堂教学、校本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解决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引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4.
校本培训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师需要出发,在学校内部进行科研培训活动,其工作中心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教师既是校本培训的对象,也是校本培训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能按照传统方式和固定形式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而应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让教师在培训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寻求适应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达到校本培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加强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培训更是当务之急。以北川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校外的教育援助与校内的教育改革,揭示教师校本培训的几点创新举措,从而为高中学校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启示,即校本培训模式可具多样性,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和提供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本培训是指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自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培训内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的模式主要有“读书反思”式.“培研结合”式、“同伴互助”式、“专业导航”式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应与新课程实验同步推进。但当前三大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新课程师资培训整体推进的“瓶颈”。一是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并没有真正得到满足,特别是培训者不能经常深入教学实践。了解并帮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重集中培训、轻校本培训的不良倾向普遍存在,导致校本培训至今仍处于自主探究阶段,缺少来自行政部门、研究院所和师范院校的科学引导,更缺少校际间的联合、互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培训”成为广大校长关注的话题。我认为,“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并伴随以教育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注重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发展,主要采用了4种形式:1.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注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读书进行自悟反思。教师读书活动需要提供学习材料并给以指导,为此,我们坚持做了两件事:一是每学期由科研室负责给老师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这种材料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来源是报刊杂志里的内容,常常是一两篇小文,便于阅读…  相似文献   

19.
章瑞炀 《继续教育》2004,18(7):48-50
校本管理对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来说是前提和保障。一个富有远见的学校领导者,会十分注意运用这根杠杆,在学校预定目标和规划的指引下,将学校教师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学校发展贡献不同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没有校本管理,校本培训就很难成为大家共同协作的活动,不能满足每个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邓矿明 《教育导刊》2004,(23):57-58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学校发展,也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们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构建校本教研的制度,探索开展校本教研的方法、途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融为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持续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开展校本教研主要运用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