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对本省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做了个调查,被调查青少年全部“触网”,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青少年占了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其结论之一就是“浙江近半老师认为上网学生知识面广”。(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一谈到青少年与网络,人们首先想到是网络对青少年精神的毒害,特别是网吧更是众多家长教师共诛的焦点。中小学将上网视为一种错误,甚至作为处分的依据。家长更是“谈网色变”,并非笔者想夸大人们对网络的敌视,现实中确实如此。就是这个调查中,也体现了这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问卷对甘肃张掖市5所小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家长、政府部门政务公务管理人员采用谈话调查,发现以下事实:所有被调查学校里都已经开设微机课;88%的学生的父母不鼓励小学生上网;81%的学生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91%同学回答自己周围的同学有向家长骗钱上网的行为;只有19%的同学回答自己进入网吧时工作人员阻止进入网吧,其他同学没有受到过阻止;小学生上网的资费60%以上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75%会在网上玩网络游戏;上网时碰到不良网站,23%的同学会很好奇地进入;近八成同学对网络存在依恋,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分析这些事实,可以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必须整顿网吧市场,严禁小学生进入网吧。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应当在学校或家庭中有成人指导进行。  相似文献   

3.
时下,很让教师和家长感到为难的就是学生迷恋网吧。学生为什么喜欢上网?原因是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学有所获",这让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产生了幸福感。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必须变  相似文献   

4.
耿红卫 《教育探索》2012,(1):136-137
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社会上的各类网吧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学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设法创建自己的“学生安全放心网吧”;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并设法使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知识与交流信息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体师班学生的文化与专业基础、自控能力、以及行为养成习惯问题突出.面对学生的自暴自弃,作为班主任,决不能选择逃避与放弃.笔者认为要不断地学习与践行"全纳教育",师学校、家长和社会联合共同创建一种全纳的氛围.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即才能将"全纳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个教育工作者中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处林立的网吧对学校形成包围之势,中小学生进入网络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和家长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校教学秩序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所谓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是指中小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不玩网络就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情绪障碍的一种社会性现象。中小学生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低,如果长期到网吧玩电脑,极易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又称网络游戏成瘾为“网络成瘾性”。  相似文献   

7.
在 2 0 0 1年春天的“两会”上 ,山东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在知道很多孩子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甚至整夜泡在“网吧”里消磨时光后 ,语气沉重地说 :“我很忧虑 !”“网吧”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迷恋“网吧”问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谈论的焦点之一。面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忙上网、迷上网的现实 ,作为家长、教师、学校应做冷静的哲学思考。问题之一 :上网是时尚潮流 ,还是“洪水猛兽” ?网上冲浪 ,尽情宣泄已成为中学生的时尚玩乐 ,而另一面则整天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有部分家长、教师、学校认为这正是迷恋网吧的严…  相似文献   

8.
看到网吧人头攒动,且大部分都是学生,他们有的因为无限制的上网荒废了学业,最后在家长的强迫下回到了家中。正确引导学生认清网络的利与弊势在必行。作为学校,应该借用网络优势,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进行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强化他们的网络意识。笔者认为应从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体现外部学习监控最好的途径是提高教师角色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初结识网络是在三年级的寒假。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们这样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有了“三家”网吧。以前,对网络的认识都是在家长的唠叨声中才一知半解的。妈妈语重心长,网吧像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使许多学生丢魂失魄,丧失意志,无心学习,前途废弃。姐姐谆谆告诫,她高二一位姓王的同学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整天整夜地沉迷于网吧,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家人生气,教师着急,后来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结果使爸爸的望子成龙之梦彻底破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人们工作或业余时间的常事。街头网吧也如雨后春笋,给还没有电脑的人们提供了网上冲浪的便利。网络在人们工作以及文艺娱乐、通讯交友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未成年人在上网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辨别、抵御网上不健康的资讯,以及不能自控,以至通宵达旦沉迷上网,既影响学业,又损害身体健康的现象。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国家早就明文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还对网吧的营业时间做了限定。但一些网吧老板为了多赚钱,用所谓“优惠措施”吸引中小学生上网,如提供快餐,帮学生做作业,代其父母参加家长…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职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因此,生源质量差.这一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文化素质偏低,生活阅历简单,自控能力较差,但可塑性极强.所以,笔者认为,要完满地完成高职学生<艺术概论>课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地搞好课堂教学,而且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应试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交流工具.现代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他们具有实际的口语、阅读、写作等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从语言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必须依靠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家长进行工作,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学校对家长进行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教师和家长的个别联系;学校和家长的集体联系两个方面。 (一)教师和家长的个别联系 教师和家长的个别联系的第一种形式就是家访。班主任每学期应访问本班每个学生家长至少一次,对个别学生,还可多访问一两次。  相似文献   

15.
门口的网吧     
采访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采访对象以及方式:随机采访九名学生随机电话采访七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7孩子们说(记者:你是怎么看待上网和去网吧上网的?)学生A: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网吧,里面最多的是年轻人。同学们在网吧大多做的是在家家长不允许做的事,比如用QQ聊天、玩游戏、上不健康网站等等。我认为同学们应尽量少去网吧,网吧管理人员也不应该让未成年人进入,除非有家长带领。而且,网吧最好不要开在学校附近。学生B:街头的网吧常常只顾赚钱,不管影响,这很不好。我认为,同学们的网瘾大部分源自网吧。尤其是那些黑心网吧,为了赚…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中职学校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实施,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如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模式,笔者认为,科学的技能教学质量评价要从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企业对学生评价这三个方面着手,实现教学评价上的"三通"。  相似文献   

17.
小学和初中有无必要常设“把关教师”,历来众说纷纭。笔者来自农村教学一线,对其感悟较为深切。我认为,无论是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还是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常设“把关教师”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3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死伤者多数是在校学生。网吧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学校纷纷采取措施,严厉禁止学生上网,严惩屡教不改的学生,希冀解决学生无节制上网这一“家长揪心、教师担心、学校操心、社会忧心”的问题。对这些学校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对于学生上网,学校应谨慎对待,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顺应时代潮流,突出正面引导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家长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使孩子感到"我能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接受一切挑战.那怎样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呢?笔者认为,要从赏识孩子做起.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师的心理素质反映了自身在与外部环境(学生、家长、同事、社会)互动过程中其情感、知识、兴趣、能力、性格等各个成分的运行状态,如果各个成分能够协调有效地运行,那么教师的心理就是健康的。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要具有一般心理健康的共性, 同时也要体现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尚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