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我国部分高校2013年特殊招生政策,可以发现其中存在明显性别意向。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军校生、国防生及公安院校男女招生人数悬殊,飞行员招生基本上限招男生。在小语种招生中,部分高校不再限制男女生比例,不过依旧有高校宣布出于就业或教学的需要,继续考虑"性别平衡"。艺术招生除了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部分院校导演、摄影、管理等专业同样限制男女生比例。特殊招生政策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尚待定论,但在某些对性别并无特殊要求的专业设置性别比例或考虑"性别平衡",确实存在限制女生入学数量以确保更多男生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我国教育政策有机部分,是我国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概念认识含糊不清。要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需要深化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认识,首要的是从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各个视角,阐清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概念,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完善和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招生"本地化"倾向、"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以及招生录取优惠政策等维度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当前的高校招生政策,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发展的差异,导致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政策过程分析: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的内在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政策科学的过程分析框架,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三大方面,结合当前自主招生公平问题,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自主招生公平问题隐藏于政策本身和政策环境中.目前我国自主招生所面临的公平质疑,既可能是政策设计的某些缺陷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由于政策适切性差、执行走样、评估和监控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偶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来,为应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招生困难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招生政策。在利益相关者的教育政策分析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围绕招生政策这一领域,各类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与行为动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可有助于改善和调整招生政策,并助于协调与整合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所实行的种族隔离政策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公正,而为了纠正这些不公正,美国后来又开展了"认定行动",旨在保障少数族裔和妇女在就业、晋升、薪酬、入学、奖学金、经济资助等方面的平等机会。但也有一些美国公民认为对少数族裔的特殊优惠实际也损害了白人的高等教育受教育权,为此,美国开展了许多的改革,甚至赋予了大学很大的自主招生权。美国高校在招生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对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借鉴和启示,如应在高中实行学分制并在高中阶段开设大学课程;高考和考试分数作为招生标准之一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但它对学生大学学习成绩的预测是有限的;应重视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和课余活动,包括社区活动等;每一所高校应该制定自己的招生标准,并拥有招生自主权;高中学校应该保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诚信,以维护学校的信誉。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自2003年至2012年,连续十年每年都颁布了关于中职学校招生的政策,分析这些政策发现:强势的“政府主导”的政策设计以及力求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中职招生政策的重要价值取向;涉及各种招生乱象的“阳光工程”,则是中职招生政策的重要内容.未来的中职招生政策应强调:政府主导下逐步融入“市场机制”的政策设计,继续扩大面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与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试行,扩大了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助于高校对优秀人才的自主选择,提高办学质量。但是,自主招生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使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文章旨在分析自主招生发展现状,并针对自主招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政府和人民都经历了从无知、忽视——不知所措、反应过度——理性处理的过程。深刻反思“非典”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从中反思教育的问题。1.“非典”初期大学生的离校返家,暴露了教育的缺失。据报道,非典初期,大学生大批离校返家。北京是疫情的重灾区,无疑,在关键时刻大学生的离校,给全国疫情的控制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恐慌心理,这一举动对全国大局的影响可想而知。大学生是接受过最好教育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的精英。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当然要高于一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世岳  文东茅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1):91-104,189-190
近年来,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定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指标到校"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这一政策意在均等分配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本文以"指标到校"政策在Z市的执行情况为例,发现以分数为核心的一套评价激励体系占据了教育政策执行的主导地位。尽管案例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已然凸显,但在"分数评学生,分数评老师,分数评学校"的效率评价体系之下,教育系统中各利益群体还是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产出视为首要目标。在被分数评价的同时,各利益主体也以"分数评政策",使得这项教育公平政策被视作一项"不公平"的教育政策。每一项教育公平政策的执行都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分配。如果仍然将绩效作为评价教育以及教育政策的唯一标准,那么公平的教育就难以成为让人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由“双计划”过渡到面向市场的招生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主要脉络。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发展背景下,以时间为轴,以招生状况的变化为线索,演绎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的发展,招生状况主要经历了恢复、提升、下滑与大力发展四个阶段,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指导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利、机会等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其中分配标准是关键。不同的分配标准,决定了不同人群的现实处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招生政策,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标准,到教育“革命”时期政治标准被突出强调,“文革”后学术标准被重新确立,进而到当前经济实力成为影响机会分配的重要因素的变革历程。  相似文献   

16.
《国外职业教育》2004,(2):46-47
去年12月份,普京总统在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现场电视采访中,对统一的国家考试持赞同态度,因为这种以分数卡形式公布成绩的考试方式将给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之所以全力支持标准化毕业生考试制度的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考试将极大减少高等教育招生中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26-27
对于运动能力突出、身体素质优秀、爱好体育运动的考生,高考时有高水平运动贯招生、体育类专业招生、体育单招3类特殊招生形式可供选报。相关考生要知悉它们的“报考门槛”,根据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资格,仔细甄选报考院校,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置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设计了边疆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大学招生采取保送的方式,蒙藏班是其照顾政策的具体体现,且给予优厚的经济补助。国民政府的招生照顾政策的出台程序较为规范,法治化程序较高,以照顾性为主、优惠性为辅,在感情上加深了少数民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学校春季招生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开辟生源渠道的一个举措,受到中等职业学校乃至学生所在学校的欢迎。一些学生所在学校着眼于将后进生在中考前转到职业学校,有利于提高该校初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据调查,在本地区春季招生中,后进生比例是100%。所以,在春季招生的学生入校后,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转化后进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春季招生政策能否持续的基础,关系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