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任校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校长新任,另一种是老校长新任。校长是学校教育的“舵手”,他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新任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无疑会引起变化,甚至是带有转折性意义。由“首因效应”现象表明,新校长刚到任时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2.
四月十日,刚刚成立的漾濞县河西区秀岭乡政府宣布,三年内要为本乡人民办十一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校舍。秀岭乡学校的校舍紧张,有40%的适龄儿童因此不能入学。新当选的乡政府负责人说,我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再穷也要设法搞智力投资。他们决定拿出五千元钱兴建四个教室和修复一些校舍。  相似文献   

3.
<正>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因此校长不仅要有领导者的能力和实干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要充满激情地创造自己学校的特色,建设一支好的队伍。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有一个进步的管理思想氛围,这与现代教育的使命密切相关。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要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处理问题和决策,会收到不同效果。这样就要校长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发展,校长培训也日益精细化、专业化,这要求我们在校长培训中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作一番精心的研究,对模式的思想理论基础、预期目标、理论与具体方法的有机结合、实施步骤、预测效果等都要作明确的说明,这也是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同时,新任校长时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其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的重要阶段,岗位角色的转变要求其知识基础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任校长来说,他们虽具有某一领域的管理经验与能力,但缺乏全面管理学校的知识与经验;他们虽懂得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但还缺少成为一名称职、优秀校长的领导艺术。因此,对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既是对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新任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教育》2008,(27)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履职情况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兴衰。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有力有序地开展工作,引领学校更快地发展,是新任校长上任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新任校长要从以下几方面打开工作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老师借用《哈弗大学商业周刊》上关于CEO要做的三件事勉励学校校长也需做三件事:一是维持现状;二是颠覆过去;三是创造未来。借鉴这样的观点,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在顺应时代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幼儿园管理应努力彰显现代管理思想,由此立足园本,在维持当前良好运转下,改变传统做法,创新管理策略,追求管理实效,对幼儿园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位日本的校长在总结学校管理的经验时,讲了这样一个观点:“校长演讲的成败,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成败”。这句话似乎有点“过”,但仔细琢磨,不无道理。校长在学校中承担着办学、行政、育人三件事,哪件事能离开演讲呢?校长要通过演讲去阐发思想,亮明意图,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履职情况和工作状态直接关系着这所学校的兴衰。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有力有序地开展丁作,引领学校更快地发展,是新任校长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新任校长要从以下几方面打开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新任校长非权力影响力是对应于学校管理中行政职权而言的,它和权力性影响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校长权力性影响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借助于学校管理机构和组织原则,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是心理因素与自身的品德、学识、气质、风度等等综合形成的影响力。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可以强化权力性影响,有时,还会起到权力性影响不能起到的作用。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新任校长要形成积极有效的非权力影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一个不断形成、不断强化、不断调适、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任校长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正飞 《天津教育》2003,(10):19-20
新任校长非权力影响力是对应于学校管理中行政职权而言的,它和权力性影响力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校长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借助于学校管理机构和组织原则,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而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源于其自身的品德、学识、才干、风度等自然形成的影响力。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以强化权力性影响力,甚至起到权力性影响力不能起到的作用。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新任校长要形成积极有效的非权力影响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一个不断形成、不断强化、不断调适、不断完…  相似文献   

11.
杨明华 《江苏教育》2007,(17):50-50
校长的工作是什么?校长的责任是什么?校长的使命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做校长应该也一定会碰到的。乍一看这三者似乎是一回事,校长是干什么的,但实际上这三者却不是一回事。从校长这一职务来讲,他具体的职责范围,他具体做的事的确比较明确,即他是一个专业的管理者,他的工作即是按照教育规律、管理法则运作好学校的人、财、物,做好学校的一切工作。但校长的职责是什么,这却不是只要对学校的一切负责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L,新任某校校长。上任第三天,一连收到教师的三张请假单,二位请事假,一位请病假。其中病假一周的是X老师,年近五十,平时常请病假,虽说身体是差了点,但…… L校长手拿请假条,紧锁眉头,陷入沉思。唉!上任三天。教师无一天全勤过,不是这个有病,就是那个有事。他也了解到该校出勤情况是个老问题。多年来,学校工作受到影响,教育质量在全县偏低。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就是一方好教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基石,校长的精神状态和领导能力影响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名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校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校长呢?我认为校长要努力做好三件事:一是让教师舒心;二是让学生开心:三是让家长放心。只要做到这"三心",就应该是一名好校长。让教师在学校工作舒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有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张卫星 《教书育人》2011,(32):65-66
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教师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在学校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新任校长由于刚到一所陌生的学校上任,全体教师都拭目以待,学校工作能否稳定而又正常的开展,关键是看新任校长能否在短期内树立威信。那么,新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环。校长的工作状态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进程。每年都有一大批新任校长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角色适应和专业发展既关系到当前的学校办学质量,又关系到教育家型校长的后备队伍建设。基于研究和实践,提出新任校长从适应走向优秀的三阶段模型,从“稳定、完善、变革”三个阶段来构建新任校长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4,(35)
正"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以上说法颇有一定道理,校长的思想观念、品德风貌、管理水平对学校工作影响极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有效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庙好神要灵     
如今有一种让人高兴不起来的现象:重视教育=盖楼建新校舍=政绩突出。于是,各地展开了激烈的盖楼建新校舍的竞赛。  相似文献   

18.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讲,校舍、教材和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三个要素。如果把办学比做一个人,那么校舍是骨骼躯体,教材是肌肤器官,教师是神经系统,校长则是神经中枢,是大脑。正是在大脑的指挥下,才能使神经系统、四肢和器脏协调运动,人才有活力。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指挥者,是校园的旗手。一名好的校长,带领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就可以奏出动人的教育乐章,就可以夺取一个又一个教改的成功,学校就可以上新台阶,达到更高的办学水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一位好校长带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会有一所好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的领…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由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叠加而成。凡涉及学校发展、教师利益的事,总会少不了校长的谋划、组织、圈定和拍板。不知人们发现没有,校长行事恰当与否,是能否赢得人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心所向,众志成城。评说昨天的学校管理,串联今天的校长行事,引起人们关注这个话题,有利于校长赢得更多的人气,赢得更多的支持与信任。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和各省市成立(或者挂牌)的校长工作室很多,但关注度却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回应:一是通过访谈、近距离接触、“影子”跟随等方式提高认识,扩大示范效应;二是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收集信息,发现校长专业知识“背后”隐含的方法论,研发适用的操作工具,扩大推广价值;三是学习管理学中关于管理者所需的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指导校长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而且要将三种技能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职务职责相匹配,引导更多的校长成为办学、育人的行家里手,进而扩大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