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是不知道这些充满期待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是否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了各种压力,您会不会成为孩子压力的来源,这种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您的孩子能承受吗,怎样做对孩子来说才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2.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孩子不能吃冰淇凌吗?他们的心灵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正常孩子有什么不同?作者在多年采访中,接触到很多可爱的小糖友,听到他们幼稚又成熬的心里话。同时,糖尿病孩子的父母大多是焦虑不安的,但在不安之余,还应该做到哪些?这篇文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兴冲冲地告诉爸妈:今天考试了,老师说考试卷要你们签名的。妈妈把试卷打开一看:“才95啊。”我连忙把爱人拉到一边,叫她别说了,然后问孩子他妈:“你想孩子考多少?”她干脆说:“语文、数学双百分!不是才一年级吗?”“什么一年级啊,你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我说。我爱人说:  相似文献   

5.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父母的你认识幽默感吗?你的孩子有幽默感吗?今天你和你的孩子幽默了吗?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独自在家里做作业,父母上街回来了。“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才写了一页,你干啥来看?半天了,  相似文献   

7.
齿轮在最初磨合的时候,由于彼此的不适应,总会喀喀作响,声音暗哑艰涩。但随着时间的日渐消逝,齿槽之间的磨擦渐渐被抹平、消化,而齿轮也随即在彼此的默契中奏起和谐的音符。孩子,我们的心灵不也正是如此吗?
  回想四年前,你们从四面八方齐聚到这个学校,并在彼此的懵懂和新奇中看到了对方,结识了对方。在共同相处的岁月里,你们一起叫,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得想流泪、痛苦得想流泪、激动得想流泪、沮丧得想流泪的日子。而你们也在这些日子里慢慢长大,心芽慢慢绽放、成长。现在,你们渐渐懂事了,但你们可曾有片刻静下心来回想:从何时开始你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从何时开始你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的这个我们称之为集体的群体?又是什么让你们慢慢懂得了什么是集体?什么是集体荣誉?为什么要有集体荣誉?集体荣誉对你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8.
问孩子一个问题,你关心他的答案么?每天晚上家中都是以电视为中心?为孩子做了许多,想过让孩子感谢你吗?为人父母,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学着呢,要做好榜样哟。”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很多很多的问题,父母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在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深感家长与孩子的紧张关系也是影响考生成绩的重要因素。当问到“你们与父母之间有矛盾吗?”有一个班中竞有一半学生举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紧张的亲子关系呢?难道家长做得不够好?恰恰相反,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关心,引发孩子反感。  相似文献   

10.
师:大人表扬孩子的时候,经常笑眯眯地摸着孩子的头说:“这孩子,长大了。”你们想过“长大”是什么含义吗?  相似文献   

11.
师 :同学们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 ,你们了解我吗?(同学们不作声)那么你们想了解我吗?生 :想!师 :好!这节课 ,同学们就来当一回崔永元 ,采访采访老师。(用笔作话筒 ,注意作记录)你们向老师提问 ,问什么问题都行 ,老师保证实话实说。(学生交头接耳 ,准备提问题)生 :老师 ,您今年几岁了?是哪里人?师 :我今年31岁。我就是本地人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过 ,现在316国道就在我家门前经过 ,交通很方便。生 :老师 ,您结婚了吗?有小孩吗?师 :你看我结婚了吗?(学生笑)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 ,也是一名小学生 ,她很聪明 ,学习很…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10,(4):27-30
如果说玩具可以激荡起孩子的快乐,那么什么可以给孩子的精神以丰富的滋养?在美好的童年,您有没有想过送给宝贝一份心灵的礼物:一本宝贝自己“出版”的小书,一段在父母陪伴下成就“事业”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3,(6):74-76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们在想些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实想法吗?从现在开始聆听孩子的心声吧!1,你要是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让他(她)当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2.妈妈,我知道您担心我的学习,但是您不能老逼我,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0,(1):86-89
您知道什么是“感觉统合”吗?您看过正确而完整的“感觉统合”理论吗?您希望孩子能掌握感觉统合的先机吗? 本期,我们介绍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理论和异常指标评估,提高父母对感觉统合的认知,从而让父母有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理解及接纳孩子,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美国小明友都过着什么样的学习生活吗?你们想知道他们上课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你们想知道他们都学习什么功课吗?  相似文献   

16.
多少家长窥探过孩子的心事?多少家长暗查过孩子的言行?多少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这样做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双眼吗?要想让孩子心灵无垢,家长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吧!信任孩子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孩子反而会更好地跟爸爸妈妈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减少很多,家长将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真好! 拿着自己从超市买来的锁,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快。哼,这回看你们怎么动我的东西。昨天把我的笔记本翻出来看,还把我的东西弄得一团糟,有你们这样当父母的吗?这回钥匙在我手上.你们想动我的东西,除非砸锁。  相似文献   

18.
你见过田野的荒芜吗?你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败落?你见过荒芜人烟的戈壁大沙漠吗?到处是耀眼白茫茫一片,没有一片绿色,你有勇气敢再继续朝前迈一步吗?那么当你面对一个心灵荒芜的孩子,你会想到什么?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未来也充满着憧憬。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不是吗?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们不再是这样,心灵一天天变得荒芜起来,变得我们认不出来,我们会怎么想?一、心灵荒芜的表现在家里不会尊重理解他们父母、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不听他们的劝告,甚至会顶撞他们、整天无精打采、也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08,(7):33-33
主持:同学们,快乐的暑假来临了!大家最向往的一定是去旅行吧?打算怎样安排呢?你们渴望独立。渴望长大.渴望暑假自己做主。有很多同学想加入旅行团.与同龄人走山访水。在那里学习与人相处和独立自主。你们的想法很有意思,希望自己能勇敢地挣开父母的臂膀。但你们毕竟是未成年人,父母是你们的法定监护人,更是你们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父母的责任是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机会和条件。所以,你们的暑假旅游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并且做好各种准备。现在。让我们来昕昕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五(6)班部分同学的想法吧。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依旧按时走进教室,放下包,望了望在晨读的孩子,看了看教室的每个角落,什么也没说,不过心情特别愉悦。开始上课了,孩子们终于憋不住了,七嘴八舌地问开了:“老师,您昨天哪儿去了?”“您也感冒了吗?”“看医生了吗?”“吃药了吗?”……我顺势回答:“老师感冒了,看了医生,非常听话,也吃了药。你们想老师吗?”“想老师,想死您了!”“看不出来想的。”“老师,真的想的。您不在学校,我们好听话。”“老师也想你们!你们真懂事!”“老师,不准您感冒了啊!”“老师听你们的,不敢感冒了,天天和你们在一起。”“耶!”(教师在初入学学生的心中是依赖,是保护伞,是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