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图书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和常识性差错、语法性和逻辑性差错、语言表述错误、未作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排版和印刷问题七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汉字笔顺错误,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许多属同音、形似错用,其中,易混淆的字与词出错概率较高,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2.
科技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等几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有很多属于同音字、形似字的错用,现以矿业类科技书刊编校为例,按照矿业安全管理、采矿、爆破、通风与安全等不同专业,分别总结出书稿中部分常见的易混淆的字与词、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3.
王小辰  蔡斐 《编辑学报》2017,29(3):230-232
为有效识别并更正科技期刊日文参考文献中的形似字,将常见的形似字错误分为3类(大小写、清浊音及汉字字型错误),阐述每一类错误的特征并分析引起这类错误的一般原因.针对不同的形似字错误类型提出了识别和更正的方法,并列举一些材料类论文中常见的错误汉字字型以供参考.所提出的识别和更正方法相对简单、有效,可指导无日语基础的编辑排查并改正日文参考文献中的形似字.  相似文献   

4.
图书里的思想文化信息需要通过正确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即使出现一字一词甚至一个符号的差错,都有可能影响图书传播和传承思想文化功能的发挥.本文基于文字编辑的立场,阐述在编辑过程中被大多数编辑忽略的语言绝对化现象,提醒文字编辑进行反思,为读者扫清隐藏在文稿中的"地雷".  相似文献   

5.
字与字搭配不当,是容易出错的:如,“亟”字和“急”字,由于搭配不当所引起的差错较为典型。因为它的隐蔽性强,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它最典型的搭配不当两例差错是“亟需”和“急须”,而正确的搭配应该是“亟须”和“急需”。同时,“亟待”和“急促”这两例正确的搭配,有时也因交叉搭配错误而引起差错。“滴”和“嘀”这两个字,在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排版技术条件下的编校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剑 《编辑学报》2004,16(1):44-45
分析当前科技期刊中的常见编排错误.认为在计算机编排技术条件下,编校人员疏于文稿的编校、不熟悉编排系统是形成差错的根本原因.编校人员应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学习现代出版业务知识.  相似文献   

7.
尹萌芽 《编辑学报》2008,20(2):111-113
通过对科技论文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人类认知的一般特征来分析并发现科技文稿中的典型学术性问题和科学内容差错的方法,并介绍文稿编辑加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字差错危害无穷 前些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将最关键的两个字搞错了,把“中秋节”错为“端午节”。从起草到定稿,经4人之手,竞无一人发现.终于同全市人民开了个大玩笑,在大众面前丢了脸。这样的差错,实在令人咂舌。  相似文献   

9.
年初,《新闻出版报》相继刊发30家省级党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披露的差错情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促使报业人员提高编校质量,减少以至杜绝编校差错。从披露的情况看,这次抽查评比是很认真的,既有差错总数和差错率的统计,又有错别字、标点错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述不准等差错分类。从错别字分析看,差错往往出在那些常用字上,如戌与戊、像与象、付与副、圆与园、灸与炙、贬与砭、辣与棘、予与预等。分工很细的大报尚且如此,分工较粗的小报就更可想而知。然而,真正要搞好校对工作并非易事。它首先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知识面要广,才能发现各类文稿中的错讹之处,尤其是捕捉和匡正个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字眼,成为功莫大焉的“一字师”。其次是辨字力强,才能识别千姿百态的手写体,不为牵强附会的“猜字”所误,亦无如研天书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杂志在公布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时,认为涉及标点符号的唯一差错是: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窃以为这有点想当然,缺乏科学的统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稿的科学性差错与编辑防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万武 《编辑学报》2001,13(3):138-139
阐述科技文稿中科学性差错的隐匿性和复杂性。认为防范科学性差错是编辑的社会职责,决不能一味依赖审稿专家。编辑应把科学性差错的防范贯穿于初审、复审、编辑加工、校对和印前审读等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技术的“把门人”。  相似文献   

12.
敬振伦 《新闻窗》2013,(3):61-61
夜班编辑是一张报纸的总加工、总组装和总把关的重要环节,夜班编辑工作很大程度决定报纸质量和舆论导向。而差错是报纸质量的大敌。一个差错见报,不仅影响报道质量,还会损害报纸声誉。在日报的采编流程中,白班编辑把记者和群众来稿(纸质文稿)编好后,送到夜班。夜班编辑,尤其是一版夜班编辑,除了要把白班编辑的纸质文稿对照电子文稿逐字逐句删改,处理常规稿件外,还需编辑记者的临时性重要来稿、急稿和领导活动稿。要按照值班老总的意图,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和临时性来稿安排处理版面。  相似文献   

13.
日前,某杂志要笔者将某作者一篇三千字文稿压缩一半.笔者阅毕,竟发现"的"字达数百之多.遂联想到上海作家程庸的<官窑美人>一经刊发,仅月余便重版.小说最抓读者眼球的至少有两个卖点.一是冠名"官窑美人",写尽了古玩场中鲜为人知的神秘内幕,无论对已进入或待进入收藏界的人士都有一定警示意义;一是三十余万字的小说竟然通篇无"的",实在让人称奇.笔者不懂古玩,无意于前者;却对通篇无"的",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一类的文章或图书中,"敌、伪、顽"是常见词语.我在审读书稿时,不时发现有些作者及编辑人员对这三字把握不当,差错频频.而出现差错,往往源于认识模糊.  相似文献   

15.
字词差错是编校中常见的差错类型,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屡次出现字词差错遗漏的现象,而尤以形近、音近或音同此二类差错居多,在这二类差错中,又以音近或音同导致的差错更为突出,故而列举此类词语,将其归纳整理,对深入理解此类词语,消除相关差错都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列举10组词语,并进行简要辨析(示例以首词首字的音序为序.此文为本刊201 6年7月刊《编校中较为隐藏的词语差错对举例析》的续篇).  相似文献   

16.
谈校对的分解素养王希明在校对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由作者亲校自己文章的校样时,尽管态度认真,一些错字、白字、残字、倒字以及漏字、添字仍发现不了,反而是由校对人员所发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在校对的差错中,最基本、最大量、往往也是最惹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校对应学会识别“隐性差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校对工作中,校对员要以尊重原稿为前提,主要是“校差错”;但随着电子文稿的增多,原稿中的“隐性差错”越来越多,“校是非”成为主要工作。何谓“隐性差错”,我的理解就是文字正确,但文意错了;乍一看对了,一推敲错了。如何纠正“隐性差错”,我认为关节点在于“识别”,如何识别,则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善疑,勤查,多思”。  相似文献   

18.
定期在全国省报开展的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活动意义深远。 报纸书刊中的编校差错,乃至行政公文中的文字性缺点,一直是我们党以及新闻、出版、教育界十分重视的一件事情,毛泽东同志生前对此甚为关注。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介绍,毛泽东同志在文稿的撰写、印行上,一向严谨精细,一丝不苟,发现脱字、多字、错字等等问题,毫不含糊,多次亲笔写过一些更正。例如,他在1949年就北平解放报刊载的《五四运动》一文。亲笔致信编辑同志,指出需要更正的几处文字上的编校差错,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人员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报…  相似文献   

19.
稿件磁盘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期刊编辑部收到的软盘稿件日渐增多 ,还有网上投稿。这样 ,稿件的录入工作实际上已逐渐转移到作者身上。软盘投稿的优点是省去了编辑部的录入工作 ,减少了录入差错 ,但也给排版 ,尤其是校对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 ,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对策。   一、稿件磁盘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作者原磁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现微机输入有的用五笔字型 ,有的用汉语拼音 ,因此 ,容易出现一些形似字、同音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如 :诲人不倦———侮人不倦 生态模拟———生态摸拟 辐射———幅射 海拔———海拨 (带短横为…  相似文献   

20.
既抓“态度”又抓“制度”●黄海宁我非常赞同老出版家叶至善的话:“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防止出版物中的差错,最根本的就是‘认真’二字。编辑认真编审,校对认真校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当前“无错不成书”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造成出版物差错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