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蒙古民族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女诗人——那逊兰保。那逊兰保以她横溢的才气和杰出的成就,足可以与汉族文学史上的李清照相媲美。她被称为蒙古民族的“易安居士”,是当之无愧的。那逊兰保,字莲友,喀尔喀部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有人认为她姓那逊兰,名保。1801年生于蒙古地区。大约在1804年随父母到北京定居。7岁入家塾学习。外祖母金樨(字韵香)是个有才华的诗人,著有《绿芸轩诗钞》。那逊兰保的老师归真道人亦聪慧过人,著有《冰雪堂诗稿》。那逊兰保受到外祖母和老师的影响,从少年时代就培养了对汉族古典诗歌的浓  相似文献   

2.
<正>《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突破了以往对蒙古族诗人个体接受唐诗研究的局限,转向对清代蒙古族诗人汉诗创作群体的唐诗接受研究,在研究范围与研究深度上都有巨大的突破,对蒲松龄、梦麟、博明、法式善家族、和瑛家族、明安后裔诗人群、道咸诗人群、柏葰家族、恭钊家族、八旗驻防诗人群、延清、柏春、三多、升允、那逊兰保、旺都特纳木吉勒家族等诸多重要的诗人和诗人群体的唐诗接受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成堃、锡钧、同裕、荣庆、博迪苏等汉诗  相似文献   

3.
沈善宝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女诗人,她幼年遭逢家难,以卖文卖画供养八口之家,有《鸿雪楼诗集》等著作问世,她编写的《名媛诗话》为清代女性诗话的集大成者,她同顾太清等人组织的秋红吟诗社标志着女性诗社的成熟。沈善宝的创作和文学活动对清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狄金森是美国著名诗人,她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创作了500多首描写自然的诗。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自然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笔下的自然对人类时而慈爱友善,时而充满敌意,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悟读,揭示了这位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述清代乾嘉时期蜀中女诗人杨继端之身世,评议其诗词,兼记其交游,辨析其创作风格。杨继端诗风有白香山之婉约、杜少陵之精壮,而其词则写景佳美、含蕴无尽,不愧清代著名女诗词作家。  相似文献   

6.
阿毛是活跃在湖北当代诗坛的极有影响的一位女诗人,她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极具女性特色的抒写赢得了湖北乃至全国诗界的认可。本文通过对阿毛诗作的整体分析,从作为女人的预言式写作、理想的浪漫主义与高傲的梦想、回忆中叙说三个方面来阐释其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我国末代杰出的女诗人,以往对她的研究多侧重于她作品的艺术成就。本则就李清照个性与创作做一探讨,以期将其个性对创作的影响作一揭示。  相似文献   

8.
清代女诗人郭芬,其诗作通过闺阁生活的叙写、离愁别绪的抒发、敏锐的艺术感触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貌;而其对男性诗作的模仿借鉴,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人情世态的讥刺劝讽,又体现出其对闺阁藩篱的超越。其诗歌创作背后,折射着清代女性作家共有的生存状态:个人成就呈现鲜明家族文化特征、创作力求视野拓展和风格突破、创作深受男性作品范本及诗学标准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沈善宝是清代后期的一位重要的女诗人,早年的独特经历使得她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深刻体认,从而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和性别意识,她从两个方面体现对声名的强烈追求,一是由于抱负无法施展而流露出的不平,二是对不朽名的期盼,她按这种眼光观照历史,考察当代,并建构了自己的经典。沈善的学创作及其反映的心灵活动,是清代尤其是嘉道以后知识女性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出身高贵,祖上为蒙古族王族。她十三岁开始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席慕蓉进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1981年,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时期,坚守传统诗词创作的女诗人在时变中打破传统文学话语体系,让创作焕发出新光彩,潮汕女诗人在文化转型期的诗词创作尤值关注。潮汕地处地南沿海,崇尚儒学,晚清以来社会呈现新旧并存、中西交汇的多元特征。女诗人深受传统文化、地域语境、时代观念的影响,诗词创作题材更为广阔,情感更为丰富。潮汕女诗人卢蕴秀、游郁英、许心影等的诗词创作涉及纪事诗、山水诗、纪游诗、怀古诗、赠别诗等,既反映近代潮汕地区的文学风貌,亦可窥视地处东南沿海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分析其创作的诗词,可发现创作时的艺术风格、价值观念与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相密相连。考察这一时期潮汕女诗人群体风貌,对重构近代地方文学景观、理解近代岭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有着独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朝女诗人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其山水景观、题咏诗创作数量众多。诗歌的创作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理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江南优美的园林景观对女诗人在艺术熏陶、意象选择、语言的表达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优美的园林环境也局限了她们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女诗人爱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1830—1886),被当今评论家誉为不亚于文坛泰斗莎士比亚的语言大师,可她生前却门可罗雀,备受编辑和出版商的冷落。她毕生共创作1775首诗,公开发表的却仅仅7首。狄金森生前与死后的诗誉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反差,是由于她对传统文学与写作的叛逆,在拼写、语法、标点、大小写和诗歌格律方面,尤其是这样。大胆的诗歌破格,在《那些在坟茔里埋得最久的人》这首短诗中,对于揭示死亡的主题,渲染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影响美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其诗以独特创作风格和新奇的意象著称。尽管诗人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隐居在家,但她的诗歌却表现她对人生深刻思考和对自我灵魂的探索。本文旨从她创作的自然诗中探究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江珠是清代江南一位佛学修养与文学修养兼具的女诗人.她独特的文学艺术功力与深谙禅理的个人特色,成为清代江南闺秀诗人中的一个佼佼者.江珠佛学修养极高,其文学与佛学修养一方面来源于家族的熏陶与培养,以及自己体弱多病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来源于其师任兆麟的影响和对唐代大文人王维的推崇与学习.江珠《小维摩诗稿》诗作中蕴含丰富的禅思雅趣.  相似文献   

16.
姚鼐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清代文坛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他提出的"义理、考据、词章"说成为桐城派创作理论的核心思想,而姚鼐也一直在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履行着这一文学思想。本文试从他的诗词、散文等不同类型作品的写作中探讨其文学特质,以发掘姚鼐如何在创作中践行其写作精神的。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一千七百多首诗,却未能活着看到自己的成功,她的诗具有惊人的完整和独创性。她一生遭受多次打击却不屈从于命运摆布,她性格孤僻,深居简出,但观察敏锐、细腻和独特,“大自然”、“死亡”、“永恒”是她所喜爱的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下列三个部分:一、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平及其局限性;二、艾米莉诗歌的写作特点:三、对艾米莉几首诗歌的评析。  相似文献   

18.
咏史诗是诗与史的结合,中国诗歌的重要部分。有清一代,因社会历史各种因素,咏史诗发展进入巅峰,又清代女学兴盛,女诗人的咏史诗引人注目。乾嘉道年间的才女汪端,生于书香世家,著《自然好学斋诗》十卷,其咏史诗创作质优量大,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姚凤翙是清朝桐城的女诗人,她的感怀诗是其留存篇数最多的诗歌,其内容主要有常年思夫的怨言、久病孤独的自怜和亲友交往的抚慰三个方面。其选材大多来自日常生活,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其感怀诗的讨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桐城闺阁诗人的日常生活,并能认识到姚凤翙感怀诗意象丰富、含蓄蕴藉和语言质朴、诗情凄苦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她对自然、爱情和死亡具有独到的见解。其诗歌具有创新意识又格外奇特。通过研读艾米丽·迪金森作品,文章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探讨其自然、爱情、死亡三大主题诗歌的创作源泉,挖掘其创作动机。将心理学和文学交叉研究,全方位提供一个研究艾米丽·迪金森和她的作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