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这个连招聘饭店服务员都要"有经验者优先"的年代,"工作经验"一下子成了求职者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只可惜,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字眼,往往成了"求职路上的拦路虎"、"高悬于头顶的达谟克利特之剑",学生们纷纷谈之而色变,议之而慨然.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提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与习惯。与此同时,不少老师很怕讲,他们担心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就是填鸭式,故他们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甚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来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教育界内部,而且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讲授内容的多与少.似乎成了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老师们也似乎形成了一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老师们个个谈讲色变。邢么,老师的讲授到底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老师还是应该讲授,这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一面锦旗,一片心意。教师有爱,家长有情,本是美事,却成心事。锦旗一赠一退,看似简单,过程实则复杂,结果又是心事重重。案例中,一面写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的锦旗酿造了一场“风波”。师傅林老师、办公室杨老师,谈礼色变,坚决劝退,为纠正教师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积极代言。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深入每个老师的心,可《规定》中的六项严禁,都是基于“有利可图”:前五条锁定财物、宴请、费用、回扣,最后一条指向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市民 将全家人的羽绒服放进微波炉进行 高温消毒。消毒后,九岁的女儿还是 不敢穿羽绒服。这都是禽流感惹的 祸,它真的就令大家如此恐慌吗? 时下,我们在媒体上看到最多 的就是关于禽流感妁报道。同学们 对禽流感了解多少,又以一种怎样 的心态去面对的呢?带着这一系列 问题,本刊记者和小记者一起走近  相似文献   

7.
“惩罚教育”太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4期的白旭军老师《惩罚教育有益》一文后,很想与白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8.
"情"在此并不单纯指抒情的趣味,它应包括情趣与智趣的交融,或情趣与谐趣的统一。我们的语文课曾一度唯情唯美,煽情墒情,将情演绎得太多,甚至课堂上哭声连连,就谓之为好课。  相似文献   

9.
一度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唯情唯美,将情说得太多,甚至课堂上哭声连连,这被称之为好课。情实际上并不单纯指抒情的趣味,它应包括情趣与智趣的交融,或情趣与谐趣的统一。随着第八次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不断加深,很  相似文献   

10.
一度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唯情唯美,将情说得太多,甚至课堂上哭声连连,这被称之为好课。“情”实际上并不单纯指抒情的趣味,它应包括情趣与智趣的交融,或情趣与谐趣的统一。随着第八次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不断加深,很多专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中考作文评卷不断加大对套话作文的打击力度,2010年和2011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别有10份试卷在作文要求中规定“不得套作”,有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也在评卷时给予压制。各地中考作文也纷纷跟着高考走,加入“不得套作”的行列。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敢再指导学生仿写,  相似文献   

12.
“罚做作业10遍!”“罚扫地一个星期!”“罚款1元!”这是在中小学里经常听到的某些教师惩罚学生的话。这些话,作为老师,也许你习以为常,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作为家长,也并不反刈教师处罚学生,认为只要是为了自已孩子好,惩罚一下也未尝不可。但笔者以为,应慎说慎用“罚”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他们往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内容,在课改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面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虚假和浮躁现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就课堂中的“讲解”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浅见,以和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4.
每一轮课程改革,总会因为理念的更新而给课堂吹来一股清新之气;每一次课标修订,总会悄然改变和优化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前些日子,诸多杂志上刊载了诸多关于新课标的解读,这些文章有研究专家写的,也有一线教师写的,针对重点,切中要害,既有理性的阐释,也有感性的呈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无教益。但语文课上,我们仍能见到教师们因为对新理念的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5.
怎样在教育中有效地使用“罚”而杜绝“体罚”和“心罚”呢?笔认为,至少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6.
谈“心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规定: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现在,随着广大教师教学素质的不断提高,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教师对小学生有意无意地采取另一种惩罚手段、人称“心罚”。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曲征 《山东教育》2010,(7):15-15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笔者目睹了许多中小学“评优选先”的种种怪现象,现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2007,(2):1-1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我个人想法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9期《应规范校名中数字的写法》一文中,有关校名写法的建议我赞同,但我认为第一段不完全正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第4.2条规定:“使用阿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对这种情形,要求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并不是“汉字或阿拉伯数字都可以用”。对于文件上的数字。我认为也应尽量按“国标”书写,而不是“以用汉字为好”。  相似文献   

20.
最近常见报刊杂志谈及教育时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教无类”,以此证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多想办法,多花精力,可以教好每个学生。每见此类文章,总想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