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笑 《文教资料》2012,(16):11-12
悲剧《奥赛罗》中,主人公奥赛罗的悲剧命运是由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外因是白人对摩尔人的种族歧视,这是促成奥赛罗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内因是奥赛罗自身性格的特点:慷慨、勇敢但是轻信、暴躁,这是形成奥赛罗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可以说,构成奥赛罗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姝姝 《海外英语》2014,(9):260-261,265
《奥赛罗》悲剧的形成,众多学者历来有不同见解,但鲜有学者从对话的语用分析入手,分析奥赛罗悲剧产生的原因。笔者将介绍几种会话交际分析方法,从语用学会话角度入手,重读剧中对白,解析伊阿古如何运用语言这一隐形力量使得奥赛罗沦陷于悲剧漩涡,又是怎样使得伊阿古阴谋得逞?  相似文献   

3.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以其塑造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伊阿古形象和做事鲁莽、轻信谗言的非洲裔的军事将领奥赛罗等人物上演了一出奸人得道、美人香消、英雄洒泪的荡气回肠的悲剧。本文根据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探索《奥赛罗》中文学语言的这种"陌生化"在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几方面的作用,揭示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些特点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惠佳俞 《文教资料》2012,(33):105-107
本文着重探讨了《奥赛罗》中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令人同情的爱情悲剧。产生这场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认为伊阿古的出现是悲剧的导火线和助燃器,特定的生活文化环境是悲剧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性格则是悲剧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崔欢 《教学随笔》2013,(4):11-12
对《奥赛罗》悲剧的成因,历来有很多评论。本文从存在主义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提出的"边缘情景"入手,分析了奥赛罗的双重性格及最终导致奥赛罗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嫉妒说"与"轻信说"不能将莎士比亚《奥赛罗》悲剧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度解释。从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从而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重新解读奥赛罗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奥赛罗》揭示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内在的矛盾,具有脆弱性和局限性,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深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时他也没有丧失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重新解读莎士比亚的《奥赛罗》,认为该剧通过对摩尔人奥赛罗在白人世界里追求身份认同注定失败的叙述,以及从中透露出来的种族和异教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西方种族主义者的殖民叙事偏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奥赛罗剧中的恶魔意象是如何起作用的问题,与以往的评论主要关注剧中意象的静态内容不同,在充分挖掘剧中恶魔意象的动态性或动力性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一特征在剧中所起的作用。具体地说,恶魔意象在剧中起到推动戏剧动作的发展、引起并加剧戏剧,中突达到高潮的作用。它的作用模式主要表现在依阿哥作为恶魔意象的主体使用恶魔意象作用于布罗班修、卡西欧和奥赛罗,井引起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外部行为的变化。这种作用模式推动整个戏剧动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靓 《文教资料》2008,33(14):22-23
在<奥赛罗>和<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两个具有典型性的西方社会中的"他者"形象(奥赛罗和夏洛克).他十分相像地描述了"他者"与西方社会中其他人物的关系.为了迎合观众,两人都被安排了悲剧结局.同时,莎氏又给予了他们由衷的同情和尊敬,体现出剧作家包容一切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彭晶晶 《文教资料》2009,(18):138-139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堪称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与众多悲剧作家只注重渲染悲剧结果,造成恐怖和震惊不同,莎翁的悲剧一直努力探求着造成悲剧的原因.<奥赛罗>作为莎士比亚众多悲剧作品中的一部典范之作,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更是纷繁复杂.本文从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造成<奥赛罗>这场悲剧的原因,力图体味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伟大、遥远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奥赛罗》为莎翁全盛时期的四大悲剧之一。本文以一个全新视角,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从悲剧情节的普遍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重新透视这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3.
黑白棋     
黑白棋又名"奥赛罗棋"或"翻转棋",是英国人在1 9世纪末发明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将其发展,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Othello)为这款游戏重新命名。那么为何要借用莎士比亚的名剧呢?因为奥赛罗是莎士比亚一个名剧的男主角。他是一个黑人,妻子是白人,因受小人挑拨,亲手把自己的妻子杀死。后来真相大白,奥赛罗懊悔不已,自杀而死。黑白棋就是借用这个黑人与白人斗争的故事而命名。  相似文献   

14.
奥赛罗的悲剧性就在于,他不单是这出悲剧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不但是牺牲者,也是罪犯。人类的心灵就如一团骚动不安的火焰,它既可以放出灿烂的光辉,也可能导致可怕的灾难,这是人类逃避不了的宿命。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丽琴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7-130,139
歌剧《奥赛罗》中的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等方面与戏剧有着完美结合;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歌剧,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演绎歌剧,从而推动歌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莎翁的四大悲剧可谓文学经典,剧中人物的坎坷命运,令读者无限唏嘘。细读之下,不难发现四大悲剧中的主人公对身边人物的错误判断,是导致其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以李尔王和奥赛罗的误判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拟对莎翁笔下的李尔王和奥赛罗加以分析,探究二人看人不走心,错误的判断了身边的人所引发的悲剧结果,并挖掘误判的原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莎翁作品创作中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19.
以小说《奥赛罗》为例,分析了小说蕴含的悲剧主题和成因,解读了小说连接时代内涵的精神层面构造因素,探讨小说中丰富的人性话题,以期为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王丽琴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99-102,151
研究了歌剧《奥赛罗》中,音乐在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等方面与戏剧的完美结合。进一步讨论了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歌剧,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演绎歌剧,从而推动歌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