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构建活动型课堂,采用丰富有效的活动、游戏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感,在拓展中演”,不仅使课堂富有生趣,还让学生在兴趣中认知,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一、构建活动型课堂,让教学方式“活”起来 新课标强调注重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  相似文献   

2.
王璋贵 《教育》2012,(27):3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学生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课堂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在课堂中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即师生、生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这一系列的对话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教学过程。教师利用预设的话题组织课堂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即设计、讨论、总结、升华和延伸话题。  相似文献   

4.
徐莉 《辅导员》2012,(Z2):71-72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三大特点,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某些活动在目标、内容及情境的选取方面还存在游离于儿童实际生活之外的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教师设计的目标为:①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②体验盲人的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盲人的情感。③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教学过程如下:师:孩子们,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你们说说眼睛能帮你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在生活中加强体验,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本文从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学生的参与等几方面,谈了一些激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学习之旅行",要让学生在"旅行"中有收获,就要改变课堂上"沉闷"的气氛,让课堂"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在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氛围中,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品德课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重任,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多媒体作为常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它的出现和应用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从巧用多媒体图片,细化教学;妙用多媒体声音,强化教学;运用多媒体动画,优化教学;善用多媒体网络,深化教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结论: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才能让品德课堂充满智慧与灵动。  相似文献   

8.
陈开平 《贵州教育》2009,(16):35-35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改变应试教育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郑庆 《时代教育》2014,(10):28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本文从设计游戏、聆听故事、创设情境、学科互补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品德课堂"活"起来,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内化不能靠“输入”,良好品德的形成缘自身心的体验。品德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的参与中、情感的体验中、自主的感悟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使其转化成支配行动的道德力量。体验如同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课堂和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体验的王国已成为共识。可事实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浅尝辄止,甚至弄巧成拙的体验很普遍,  相似文献   

11.
曹雯 《生活教育》2011,(6):76-7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自主性发挥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其主动发展的目标。为此品德和社会课要积极创设多样化的"自主活动",破除教学枯燥说教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山东教育》2007,(4):47-47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主动性差,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就应做到“兴趣先导,教学跟上,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3.
小学思想品德课足德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对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的养成教育作用。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和普及,多媒体教学走进了思品课堂,以那直观、生动、形象和灵活的特点,像催化剂般使资源厚起来.情境动起来,情感煽起来,思维活起来,使得品德课堂变得开放、生活、情感、智慧。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中常为这样的情境所困扰:请学生说说课后思考题,学生一边用期望的眼神望着我,一边悄悄拿起笔,准备记录。很显然,这是典型的被动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当我再一次打开书本,准备备课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不按照以前的思路,我该怎么设计教案?”对此,我作了以下尝试。在准备《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我围绕一个“读”字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一读,明白课文叙述了银杏树的什么;二读,明白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三读,体会自己喜欢的句子;四读,找找自己还不明白的地方。我按这样的设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走进了我们,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所以课堂的主流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则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引领者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情况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体验情境,组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中的角色演绎,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挑战,它将数学化与生活化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注重教学的过程性,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赵金山 《农村教育》2005,(11):45-47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这个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的社会环境下,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当今的一些教师仍然沿用旧有的教学方法,以致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一些偏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从而纠正学生的偏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一、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政治学  相似文献   

20.
王海霞 《甘肃教育》2014,(21):106-106
正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但又具有鲜明的过去性,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而且年代久远,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一、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1.设计精彩的导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