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两年来的学案设计及其成效,我们感觉"学案"在引导学生自学方面优于"教案",把教案中的"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批改作业"等环节改为引导、扶持学生自学的"课前自学"、"课堂探究"、"成效展示"等,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有助于打破"老师给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积极自学—老师辅助学生自学"的新学风、新教风。  相似文献   

2.
过去,老师的教案总是藏着掖着,装在老师心中,课堂上也总是一步步按照设计带领学生学下去.今天,和教案相似的学案已经大大方方地放在了学生面前.从"教案"到"学案",仅一字之差,却最有力地回答了谁是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走出评价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平 《教师》2011,(36):66-66
第二次听某位老师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这位老师的评价语言丰富多了。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师,换上不同的评价语言,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我记下了老师评价学生的话,细细地品味着。"你真是一位情绪激昂的母亲"这一句是一位女学生朗读母亲看了巴迪写的诗说的话后,老师给予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吴四娟 《学周刊C版》2011,(3):111-112
【背景】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然后在听课老师的一片掌声中,师生完美无缺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这些所谓"精彩""优秀"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语文教学独具魅力、体现人文关怀的美在哪里闪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  相似文献   

6.
李爱荣 《教师》2011,(7):78-78
"把这个字记住我还有其他的方法""我还有话要说""老师,我的课本上有个别字印刷有错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课堂上,学生不再像从前一样按着教师预定的思路走,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是继续按教案进行讲课,还是坦诚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下去?这就成了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也是十分必要、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师在知识上闻道在先,有着知识上的优势,再加上师道尊严的心理优势,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了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成了常演不衰的"教案剧"。教案即剧本,教师成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能充当看客与听众。"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答曰"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所以笔者认为通过一些问题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9.
薛琴芳 《考试周刊》2011,(75):90-9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学优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教师只满足于课堂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假象互动,鼓动学生答一些"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假问题,缺少的是深层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始终紧随着教师被动地答问,缺少主动设疑的氛围:多数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0.
陆骏 《班主任》2014,(10):58-58
在《云雀的心愿》公开课上,小宇突然好奇地问我:"云雀是一种什么鸟?"虽然我在备课时下足了工夫,但此时心里却一阵慌乱,准备了那么充分的教案,偏偏漏掉了这个细节,没有资料,无从下口。孩子们眨巴着求知的眼睛看着我,听课的老师就坐在后面,也笑眯眯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教师备课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部门应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引导教师重视备课和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在备课上,教师要掌握课标,熟悉教材,改革教案,变教案为讲义,充分发挥教案的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课堂教学要达到"两率"要求,即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90%以上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其核心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而学生的任务就是配合老师顺利地实施教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老师所预定的标准答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基本局限在教师设计中,这样的阅读教学只会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  相似文献   

13.
一、从教案到“导学案” 按照课堂教学老思路,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但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教师过多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到边到角,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郑久利 《成才之路》2011,(3):16-I0011
笔者近年来坚持探讨"学教案一体化"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效果颇为显著。一、"学教案一体化"模式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学教案一体化",教师的教案就是学生的学案,课堂教学中师生共用学教案。这样,教师的教案相对学生来说,是全透明的。学生提前介入新知,在教师学教案的导引下,提前进行自主学习,拿下最基础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借助图书室、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一些中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教师把参考资料上的“精华”或课本上的“黑体字”的语句,择要搬到教案上,把教案上的所谓重点,在讲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老师板书的“重点”,一字不漏地抄在笔记本上,就算完成了听课任务。学生在复习时,就捧住笔记本,生吞活剥地把这些“知识”装入脑海,然后又把它搬到作业本上和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一相情愿地把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从而失落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最近,某县教育部门进行业务大检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带着教案进课堂"。对此,老师自然不敢怠慢,一时间没写教案的赶紧写,没有跟上进度的赶紧补,没超过进度的赶紧抄。为了不让教案忘在办公室里,有的教师干脆把教案天天放在讲台的抽屉里。  相似文献   

18.
谈课堂生成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9.
儿童求知欲强烈,天生好奇、爱问。遗憾的是到小学以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不是孩子没有问题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多数依旧是一问一答、一讲一听的形式。教师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分析来控制课堂,驾驭学生,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教案。学生则跟着老师转,“配合”老师实施教案。“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长此以往,孩子们不想问,不敢…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语文老师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当语文课堂出现了跟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不一致的"教学意外"时,很多语文老师作出的决策是忽视"教学意外",强迫学生的思路跟着教案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