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本课为长篇节选,所以应该首先注意前后情节上的勾连。《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序幕,通过这部分我们可以了解相关情节及人物关系。Ck:屏幕出示人物关系表)  相似文献   

2.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作者借助多个视角展现了贾府的概貌及相关人物。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第三人称之下多种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明确曹雪芹多角度叙述场景、刻画人物、构思情节的方式,探究作者如此布局的巧妙之处,从而管中窥豹,明确叙事视角的转换对小说的重要作用,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抓住文中的一“笑”一“哭”,以此作为学习的切入口,我们便能很好地把握这些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磊 《现代语文》2007,(3):117-118
旷世奇作《红楼梦》问世200多年来让无数“红学迷”如痴如醉,鲁迅评价“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而选自第3回的《林黛玉进贾府》就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在刻画人物上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精湛笔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序幕部分,在这一章中,贾府主要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人之多,而曹雪芹的变化多端的手法,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手法,或借用人物的自身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实现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写、性格塑造方面可谓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6.
杨顺仪 《学语文》2004,(5):13-13
《林黛玉进贾府》可供研读的地方很多,但笔者认为曹雪芹选择林黛玉这个人物角度来描绘他要着力表现的贾府,也有其独特的角度优势,值得一写。1、身份优势。林黛玉是贾母的嫡亲外孙女儿,又是贾赦、贾政两个人的嫡亲外甥女儿。由于这个身份的特殊,黛玉的到来,必能牵动贾府上上下下的各色  相似文献   

7.
8.
师:同学们花了多少时间预习这篇课? 生:(杂)几十分钟……一个小时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为《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介绍小说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在这一回,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是节选《红楼梦》中的第三回,也是拉开了林黛玉生于斯死于斯的贾府生活的序幕。曹雪芹主要是通过林黛玉来介绍贾府的繁华与富贵以及贾府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表面看来这似乎和一般小说序幕没什么两样,但纽楼梦》毕竟不是一般小说,习惯于“一石多鸟,  相似文献   

11.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配衣裳马配鞍。”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情、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中国古代画家画人物,“头脸儿”是最需下功夫的部分,其次便是“衣纹”。善于绘画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非常重视人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最佳篇章之一。历来论者多谈其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刻画,而忽视了两个重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先说贾母。《红楼梦》第三回中,涉及贾母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三处语言描写。第一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  相似文献   

13.
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鉴赏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出来的文章,教学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困惑:若是依据全书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鉴赏,当然能做到全面、深刻:若仅从节选的章节着眼.只能对人物形象的某些侧面进行分析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教学参考编写者历来给出的结论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就带着“寄人篱下”的心理,依据是文章开头的那句交代:“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如果再加上细节,  相似文献   

15.
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是读者对小说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作为《红楼梦》“楔子”(前五回)中的第三回,主人公“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将引出这部宏篇巨著中的许多人物,尤其是举足轻重的王熙凤和主人公贾宝玉。该以怎样的情节让这部戏中的人物在林黛玉的眼中依次登场,又以怎样的方式设置宝黛初次相见,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主要环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这位文学大师以其精湛绝伦的艺术笔墨为我们创置了独具特色的人物出场。  相似文献   

16.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我们通过黛玉的眼睛,看到了贾府华丽富贵的程度.但在描写贾政、王夫人内室的那段文字中却连用了三个"半旧".在研读了文本和原著后,对"半旧"一词的理解,我觉得站在儒学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分析贾政,即从文化涵养、教子齐家、修身正己、恋旧情结来解读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解读"半旧",也更显<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借林妹妹的一双俊眼,读者感受到了贾家豪门望族的辉煌气派。可在这一派奢华之中,文字里却出现了三处略显突兀的字眼——“半旧”。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以黛玉初进贾府的一天活动为线索,为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其生动传神的辞令艺术让人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了小说艺术美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20.
香港歌手周华健在《哭与笑》中唱到:“该笑就笑,想哭就去哭,是一种享受,别忘记你拥有喜怒哀乐的自由。”但这种率性的享受和自由,在贾府中却不见得人人都拥有,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哭与笑所表达的不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需要,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策略。现在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的哭与笑,来透视贾府众生的形象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