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艳丽 《成才之路》2013,(26):29-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美入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古诗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情感是古诗的生命,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样地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事实上在某种状态下,主体甚至感觉不到客体的美。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对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提高感知美的灵敏度,激发其情感,使之与作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就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一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逐步形成审美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呢?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道破了学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的阅读鉴赏提出了“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教学要求,并且具体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与此同时在这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应促使学生融入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关系到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安排生活,并实现自身的美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它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耀星 《成才之路》2010,(17):41-41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需要学生去感受、体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形成高尚的情操。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人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这样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先有疑问,通过疑问激发深一层的阅读和思考,那么学生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文质兼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极好教材.如何在教学中凭借教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以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充分体会到语文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发现语文之美。阅读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语文之美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比之中体会文章语文的形象美,利用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在字斟句酌中体会用词之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标”不仅将审美能力提到了和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认为它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美感因素。在教学中应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剖析形象,开掘意境,品赏语言,朗读吟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受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于是,探究式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探究式阅读教学指的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语文素养,最终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想象能力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材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特点,在审美的心态下,发掘其蕴涵着的美的因素。让学生心情自由、愉快而轻松地掌握知识尤为重要,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重要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美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以及情境美,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具有鉴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史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主,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娟 《现代语文》2007,(1):72-72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随着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应从那些办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