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1~52页。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2.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教学对象、教材和教学内容为主要出发点,介绍了关于计算方法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实验教学设计、课外教学设计以及课程考核设计与教学调查设计等,探讨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5页。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外币兑换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外币兑换的数量关系,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计算外币兑换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这里所说的教学条件,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需的学习时间、情感资助、个别指导和必要的重新学习机会."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和人格的养成,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通过掷一掷、画一画等活动了解骰子的点数和出现的次数,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知识感受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感悟比较、归纳、推理、统计、随机、有序的数学思想,培养数据分析意识、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3.感受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徐柳 《小学数学教育》2024,(Z1):112-1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单元自主开发主题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能在平面图和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描绘、判断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这些方向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空间方位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了解用“几点钟方向”描述方向的方法及其主要用途,能在现实情境中尝试用钟表上12个小时的点位来说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会用折线统计图整理数据,读懂数据所表达的意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会依据数据信息预测问题发展的趋势,形成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分层教学”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这里所说的教学条件,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需的学习时间、情感资助、个别指导和必要的重新学习机会。“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和人格的养成,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现阶段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探索图形"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课,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如下的大正方体后,把它们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如图1)。(1)(2)(3)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4)(5)个正方体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的难点不在于学科知识的更新,而在于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提升。空间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有益探索,在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知道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发现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的特征。2.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会运用乘法分配律灵活进行简便运算。3.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平均数”可以说是一节传统课,笔者在选择这一课题去实践的时候,却仍然发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不是对怎样求平均数不熟练,而是当面对一组数据的时候,不能分辨该不该求平均数,是不是一定要求平均数;即便是求出了平均数的结果,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到底表示的是什么。如果说在“平均数”的教学中,计算技能的掌握是一贯受重视的,那么相关的分析能力可能是曾经被忽视的。基于此,笔者设计并执教了“平均数”一课,现选取其主要教学片断,尝试与朋友们探讨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加快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 ,掌握双语知识的人才 ,必将成为参与国际竞争人才素质的内涵要素。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探索新的培养双语人才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 ,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之中时,它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了智力活动,破坏了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效率了。教学为中心,课堂是关键。如何创造愉快、乐学、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基于问题或是任务的驱动,激励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化学教学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论,化学教学中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自90年以来,我校把“目标教学”作为化学教改的实验课题,建立课外实验小组进行探讨,历时六年己初见成效.一、“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在充分遵循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及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反馈矫正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目的,较好地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  相似文献   

17.
“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它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畴。“有效教师”这一概念是国外首先提出的,国内相对应的概念是“好教师”、“优秀教师”。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多是探讨“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各所学校都在全力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具备以上称号,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应是一名“有效教师”,还要具备一些其他教学之外的条件以及适当的平台与机遇。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名师,但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是每位教师都可以力争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两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晴 《教育探索》2006,(12):79-80
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两课”实践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突出“两课”育人功能和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积极推进“两课”实践教学,必须解决好“两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安排、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培养以及专项经费来源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突出有效性。可以说,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使用教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下册。背景分析:对于教材,我是这样理解的:让学生运用先前学过的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等相关知识.去探索发现若干个正方体拼成一排后表面积发生变化的规律。为了便于发现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显然,例1是为例2作铺垫的。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例2上,让学生学习借助表格收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观察比较,揭示知识规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