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的《诗经》诗学观,集中反映在《论语》之中。孔子对《诗经》整理、选删的思想原则标准、对《诗经》外交政务交际功能、对《诗经》诸种教化功能,都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我们应当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学习、研究和把握孔子《诗经》诗学观,并使之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诗学     
无邪、兴、达是孔子诗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孔子所谓"无邪"是对《诗》的情感本质的肯定,"兴"是对《诗》的文体和思维特征的认识,"达"则是对学《诗》可通达天命的形而上性质的认识。"无邪"、"兴"、"达"三者构成孔子诗学的基本框架。孔子诗学是远古诗歌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3.
孔子做为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人们对其的评价众说不一,尤其是近现代,各个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从各自据有的价值观出发,对孔子的评价趋于复杂化.本文拟以历史为线索,为求客观地刻画孔子,为当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并籍此求教于各位同仁学者.  相似文献   

4.
孔子开启了"以义言诗"的时代。自孔子起,诗的性质、传承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诗学的发展。孔子实现了《诗》到《诗经》的转变,早期文献中的"子曰诗云"便揭示了孔子诗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最基本的诗歌观念。毛泽东认为“诗要用形象思维”,而“比”、“兴”与“赋”则是形象思维最主要的表达形式,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摆正了新诗和旧诗的地位和关系,把“五四”以来新旧两种诗体从历史性的对立引向了现实的协调发展,对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子美育观     
本文探讨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孔子极重视审美教育,在他看来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教”和“乐教”就是他艺术教育的内容,他倡导审美的学习境界,他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启悟和和诉诸情感的具有审美色彩的教学方式,往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艺术化与审美的伦理化的化合相加。  相似文献   

7.
"兴、观、群、怨"是孔子重要的诗学观,它们的内在含义和社会价值很值得探究。"兴"要求人开拓思维,放宽眼界,从又通又全的角度来理解眼前的事和景;"观"要求见微知著,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群"要求充分发挥主动性,能与群体沟通思想,和睦相处;"怨"要求有效释放内心的不平之气,追求自觉向上的人生。总之,这四者关系紧密,在个人文化品位的提升、社会群体关系的协调、整个人类人性的完满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女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的女性观左右了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命运 ,本文试从《论语》和《易经》的“传”部分入手 ,论述孔子关于“作为女性的女人”的思想 ;从《孝经》和《孔子诗论》入手 ,论述孔子关于“无性别差异的女人”的思想。从而揭示孔子女性观对中国女性蔑视和压抑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东方不读孔子,西方不读杜威,就没有资格淡教育.孔于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纵观其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聚徒施教和整理典籍上,他的成就和影响是无人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说:“孔子对教育的看法,其见解、观点是非常现代的”。做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位影响至深至大的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删经订礼,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的一面。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的论述,更受后人推崇,以致孔子被后世喻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的影响“江汉已灌之,秋阳以曝  相似文献   

11.
蔡爱东 《考试周刊》2010,(34):42-43
中国的厚葬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孔子是丧葬礼仪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厚葬的倡导者。孔子从没提倡过厚葬,相反,他是重孝养轻丧葬的倡导者;但由于礼的自相矛盾和礼的束缚,他反对厚葬的力度远不如其他薄葬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12.
霸道与王道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一对相反的命题。前者指凭借武力、威势和刑法等进行统治的政策;后者则指以所谓仁义治理天下的政策。王道的概念起源较早,相传为箕子向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尚书·洪范》中就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名言。春秋之世,诸侯争霸,霸道大兴。而孔子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文武向来被尊崇为实行王道的圣王,故孔子向往王道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王道与霸道本是君主统治人民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手段,并非水火不容,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在中国的王  相似文献   

13.
在《论语》中 ,孔子对饮食多有论述 ,史界对此评价不一。本文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联系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 ,力求客观地、较全面地分析孔子的饮食观 ,旨在揭示孔子饮食观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言语”在孔门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对待伦理政治方面非常重视教育弟子注意言谈或说话,这在《论语》中有全面的体现。从“言谈的原则”和“说话的方式”两方面阐述了孔子的伦理语用观。认为孔子认识到了语言使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语言使用的原则和方式,这是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君子”一词先是作为贵族的专号而出现的,后经演变在孔子那里才具有“道德”之新义。本文从孔子的哲学进程来阐述“君子”获得道德之义的过程,旨在强调其“道德”的内涵,以便准确地把握“君子”的含义,从而为其在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学”,据说传授弟子3000人,其中学有所成的贤人72人。孔子对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很大程度得益于他对学习的重视与实践。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鬼神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统的孔子鬼神观质疑的前提下提出观点 ,并从孔子“否定鬼神的存在”、“为何特重祭祀”两个方面引证 ,最后运用马列主义科学方法得出了明确结论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重祭祀态度的本质是使民“亲事”、“听命”,使统治者在这一无形约束下做一代贤君。孔子的重祭祀是现实的必要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孔子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对于诗教,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他告诫学生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同上)这是说,不学《诗》,就象面对高墙两眼一抹黑。他认为学诗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还要求通过学诗增长才干,提高从政能力,不然,“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诗学是其道德人格建构中的重要环节。他视诗乐(艺术)为人格建构的理想途径和理想方法,视诗乐素养为人格建构的理想形态。这一方面导致了艺术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另一方面又开启了中国式人格形态和人生境界的艺术化与审美化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诗学理论影响深远,重新认识并继承发扬孔子的诗学理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