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①《韩非子·五蠹》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似文献   

2.
欲望     
一个农夫在树桩边捡到一只兔子,从此便有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我要说的是,这个幸运的农夫在一周后又等到一只撞死的兔子……  相似文献   

3.
胡森涵 《科学启蒙》2011,(11):50-50
有了上次兔子哥哥撞死在树桩上的教训,兔子弟弟牢记哥哥的悲惨遭遇,为每一只兔子量身定做了一个叫树桩探测器的东西,以防不测。  相似文献   

4.
正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高兴得很:哎嘿,捡了个大便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猎到一只兔子,多舒服呀!于是,他田也不种了,天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前来撞死。可从此就再也没有兔子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5.
成语杂谈     
1 守株待兔出处:《韩非子·五蠹》故事: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就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着,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寓意: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6.
卜普下了罐头车,站在由一个很大的棕色大树桩改造成的站台上,望着面前的大森林,深吸一口气,大喊道:“大家好!我,兔子卜普回来啦!”扑啦啦一阵喧闹,鸟儿们、小鼠们以及兔子们全都从林子里出来了,一个个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站台上这只陌生的兔子。花兔家族的老族长兔子奶奶突然惊喜地说话了:“是卜普!哦,天哪,是从小就离开了咱们森林、到外国去流浪的小卜普啊!”  相似文献   

7.
朋友们,最新研究表明“:守株待兔”这个寓言诞生的同时一句俗语也诞生了。这句俗语是什么?请大家猜猜看。一天,宋国的一个农夫正在耕田。哈哈,原来是只撞树桩而亡的兔子。太棒了,有兔肉吃啦!!什么声音?这么大的动静?!嘿嘿,今后我就在树桩旁等待兔子了,一样能过上好日子!阿三,今  相似文献   

8.
由果溯因想象根据《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中“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这一情节,想象兔子为什么会撞到树上。  相似文献   

9.
中学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树。兔子在树十,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相似文献   

10.
《当兔子撞上树桩》是一篇关于“等待”的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模拟卷中。作为考场作文,该文却先后被《作文报》、《作文评点报》、《三峡青年》、《双语作文》、《作文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载,这实属不易。作为学生临场发挥之作,该文没有生动华丽的语言,没有使用新颖的材料,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但文章却令人百读不厌。不少编辑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过程,交谈阅读的感受。那么,该文为何能被反复转载,其魅力与秘密在哪里呢?下面引用原文,并作适当评点。当兔子撞上树桩熊雄农夫说他很可怜,在树桩上整整坐了半个世纪,却只有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11.
小狼王在野猪群里逃了出来。他心有余悸地暗想:“真玄呀?差点把命搭进去了。”突然,他发现一只狐狸蹲在前面。小狼王眼珠子一转上前说:“走,今天我请客!”二人进了“山猫酒家”,不一会儿,山猫经理端来了红烧兔肉、烤野鸭、清炖羊肉,外加两瓶猕猴桃酒。酒过三巡,小狼王瞪着两只红眼,说:“咱们都很喜欢吃兔子肉,这树林里的兔子可要分一分,省得打架!”“对!”狐狸说:“但不知树林里有多少只兔啊?”“听猴子说这片树林里共有120只兔子,”小狼王对狐狸说:“咱们就照猴子说的数目来分,让你分到兔子数的14,等于我分到兔子数…  相似文献   

12.
一篇关于“等待”话题的考场作文,却先后被《作文报》《作文评点报》《三峡青年》《双语作文》《作文导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载,作为学生临场发挥之作,文章没有生动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运用新颖的材料,也没有运用什么特殊的艺术手法,但文章却令人百读不厌。不少编辑打电话询问文章的写作过程,交谈阅读的感受。那么,该文章为何反复转载,其魅力与秘密在哪里呢?下面引用原文,并作适当评点。当兔子撞上树桩枝江一中三(4)班熊雄农夫说他很可怜,在树桩上整整坐了半个世纪,却只有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巧置叙述角度,开门见山,以自白的形式演绎成语…  相似文献   

13.
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你在干什么?”“写文章。”“什么题目?”“《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儿,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一只野猪走了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文章。”“题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读》杂志上登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上初中时,某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土拨鼠”的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拔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了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相似文献   

15.
《读》杂志上登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上初中时,某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土拨鼠”的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了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相似文献   

16.
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家的田边有一个大数桩。一天他正在田里耕作,忽然一只兔子奔过来,一头撞死在树桩上。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中有一道习题: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饲养一只兔子一天需1元,饲养一只鸽子一天需0.5元,该小组每月有90元活动经费,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只兔子?(每月按30天计算)由题中的条件很容易求出饲养一只兔子每月需:1×30=30(元);饲养一只鸽子每月需:0.5×30=15(元)。很多学生的解法(有的参考书中的解法也是如此)是:可饲养兔子:90÷30=3(只)或可饲养鸽子:90÷15=6(只)。笔者认为这一解法不合题意,理由是:从题中“生物小组同学饲养兔子和鸽子”,到所求的问题:他们能饲养多少只鸽子?多少…  相似文献   

18.
过敏     
一只青蛙偷咬兔子一口后撒腿就跑,兔子紧追,青蛙情急之下跳进了池塘。不一会儿,一只癞哈蟆爬了出来,兔子大笑:“哈哈,过敏了吧!”  相似文献   

19.
贪婪的小狼王叫喊着要吃活兔子。小猴在树上冲着小狼王说:“喂,要吃兔子的饿狼,这树林西边有一个兔子村,住有5家,正好共有15只兔子,你看怎么样?”小狼王用舌头舔了一下嘴边的口水,眼睛一亮,问:“这么说每家都有3只兔子喽?”小猴摇了摇头说:“不,不!每家的兔子数都不一样多,至于每家有多少只兔子,我也不知道呀!”“可以算出来嘛!”贪婪的小狼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清了清嗓子说:“我用试算法来算一算,此乃数学之大法,玄妙至极!”小狼王几句话,说得猴子晕乎乎的。小狼王说:“由于每家都有兔子,而每家的兔子数…  相似文献   

20.
兔子的谎言     
《初中生学习》2014,(1):73-73,79
有4只兔子,年龄从1岁到4岁各不相同。它们中有两只兔子说话了,无论谁说话,如果说的是关于比它大的兔子的话都是假话,说比它小的话就是真话。兔子甲说:“兔子乙3岁。”兔子丙说:“兔子甲不是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