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至6岁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至6岁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实验胡中天一、实验目的与步骤本教育实验在我园大班进行。选取幼儿情况和教师水平相仿的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每班35人。在94年9月至95年2月(除去寒假近一个月)期间完成。实验目的为:了解5至6岁幼儿的责任感现状,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比赛时评委给分及选手总分计算过程中可能影响比赛公正性的两个因素,评委的评分尺度控制程度不同与评委对选手水平的敏感性差异。针对这两个客观因素提出一种逐步修正的选手总成绩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改善一般的均分成绩带来的误差同时满足即时给分要求。  相似文献   

3.
不少父母为孩子早日成材,从小辅导他们学算,一般的做法是教数数和加减运算,只是教会机械地记忆,无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研究幼儿学算思维,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排序是幼儿学算活动中必要的智力游戏活动形式,是幼儿学算的必要准备活动,是形成幼儿数概念的基础。因此,家长应重视让幼儿在活动中学算,不作抽象、机械的说教。分类、排序活动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进行,家长只要做有心人,教学内容随手可取,现举例于下一、分类活动。即按物体颜色、大小、形状、种类、用途、数量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可先按一个特征分,逐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分;亦可先分大类,  相似文献   

4.
方法:家长把下面8个例句逐个念给幼儿听,每念一个例句让幼儿用例句后括号里的字或词模仿例句造两个句子。要求字数要超过例句。  相似文献   

5.
幼儿数量形的教育在日本幼儿数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幼儿数量形的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育方法上 ,注重让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然地掌握有关数量形的知识日本幼儿期的数量形教育强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地感受、了解并掌握有关的数量形知识 ,反对由教师直接“教”给幼儿知识。例如 ,在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时 ,教师一般不要求幼儿坐在教室里,在桌面上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如比较杯子和杯盖哪个多 ,哪个少 ,或比较小棍和小豆哪个多 ,哪个少 ,因为这种比较没有让幼儿感受到比较的必要性 ,而只是让幼儿遵循教师的要求 ,完…  相似文献   

6.
数量守恒是幼儿数学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概念。研究采用个别测查法与实验干预法,对30名尚未形成数量守恒概念的4-5岁幼儿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结果表明,“正误反馈”、“正误反馈+幼儿对自我判断推理”和“正误反馈+幼儿对主试判断推理”等三种干预方法均可有效提升幼儿的数量守恒能力,后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显著好于第一种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验,有了可喜的成绩。吃饭慢的幼儿是过去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现在,老师有针对性地照顾他  相似文献   

8.
对两岁幼儿的教育研究是个值得一提的话题。本文认为对两岁宝宝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生活和游戏,并概括为一个“玩”字,即要玩出“秩序”“好习惯”“礼仪”“交往能力”“脱口秀”“数感”“协调性”等。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托班体育活动中,老师请保育员给每一个小朋友都戴上一个头饰。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不一会就有四五个小朋友摘下了头饰,边看边说,根本不听老师讲。有的小朋友是老师刚给他戴上,他随手就摘下来。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戴呀!”她小嘴一撅:“太疼了!”在以往的3~4岁幼儿活动过程中,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总是把直观形象的头饰戴在幼儿头上。今天托班的老师也采取这种办法,我感到不适合。其一,2~3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理解头饰与自己的关系,因此在活动中尤其是在分角色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计算部分中规定:“要求大班儿童学习将一个实物或形体等分成二份、四份,知道原实物或形体比每一份大,每一份都比原实物或形体小。”为了掌握大班儿童在学习等分过程中的特点,确定等分教学的具体要求、方法,以及探讨通过等分教学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等问题,我们进行了个案调查和教学实验,现小结如下: 幼儿理解等分的特点1.幼儿对等分的理解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例如,当老师问:“一个苹果要给两个小朋友吃,每个人要吃一样大,应怎么分?”几乎百分之百的幼儿能凭生活经验感知一个物体的二等分,就是分成两份一样大的物体,因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个物体分成两份一样大的事例。当  相似文献   

11.
例一、点点算算目的: 复习巩固认识5以内数量,并能取相等数。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练习纸(纸上印有花朵、气球、小鸡等)。 2.每个幼儿一个废塑料做的印章,每两个幼儿一盒广告色做的印泥。方法:幼儿根据练习纸上所画不同图形的数量,在图形下的  相似文献   

12.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这种游戏是让幼儿将散装的零部件搭配组合成某种物体。所以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幼儿获得关于物体数量、高度、长度、重心等的简单数理知识和对称、均匀、色彩等的简单造型知识,从而逐渐培养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因为如此,在结构游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示范和指导作用。示范,就是给幼儿一个好的范例。模仿是幼儿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一堆零散的材料放在幼儿面前了,组装成一个怎样的物体呢?教师应该先做出个样子,然后组织幼儿仿照老师做出的样子去做。有的还应分步示范,而不是一下子给出一个组…  相似文献   

13.
分橘子 今天的午点又是橘子。平时,我们总是两个人分一个。今天橘子多了,可一个人一个又不够。我请幼儿想办法。 "三个人分一个橘子。" "两个人一个橘子都多出来了,要是三个人会怎么样?" "会更多。" "那用什么方法更合适呢?"  相似文献   

14.
幼儿计算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以计算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提高幼儿计算技能,也就是教幼儿广泛而又粗浅地掌握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以便帮助幼儿更完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但计算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两个特点,对3~6岁的幼儿来说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幼儿听,幼儿往往  相似文献   

15.
从下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有丰富的创造力。教师要解放思想,为幼儿创造条件,给他们以探索的机会,从而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给中班(4岁)幼儿一根铁丝,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塑造出如下形象:  相似文献   

16.
四人戴帽     
老师拿出红、黄、绿、蓝四顶帽子给幼儿看,然后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让四名幼儿分四个方向背对背站在圆圈上,老师给他们戴上帽子。一声令下,四个人同时转身,看谁先说出自己头上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成人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大重视,甚至不让幼儿参与劳动。为此,本文选取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述幼儿劳动教育。文章分“爱劳动”和“会劳动”两个部分,“爱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情感;“会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8.
跳跃是幼儿需要发展的基本能力,通过快乐的游戏,幼儿双脚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得到了发展。一、碰碰车(适合4~6岁) 1.游戏目的帮助幼儿练习单脚跳,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游戏方法在地上画间隔2米的两条平行线,将幼儿分两组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后。游戏开始,每个  相似文献   

19.
吴风岗 《家教指南》2006,(11):60-60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幼儿和小学生面临的任务也截然不同,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要适应这种变化会遇到许多困难,以下几点是家长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民间玩具的潜能,我们选择了彩色木珠进行教育效益的探索。我们是在3—4岁的孩子中组织这种活动的。活动共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按颜色穿珠我们设计了三个游戏主题。(一) 给教室制做彩色木珠门帘老师先穿一串木珠给幼儿欣赏。再让每个幼儿穿木珠两分钟,然后进行游戏。老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