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蝌蚪互问     
以下是读者提出的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对此各抒己见。癌细胞能无限繁殖,具有不死性,假如人体的细胞全部变成癌细胞,那么人会不会获得无限的生长,以达到长生不老?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中赵治博  相似文献   

2.
蝌蚪互答     
2011年第01期赵治博读者问:癌细胞能无限繁殖,具有不死性,假如人体的细胞全部变成癌细胞,那么人会不会获得无限的生长,以达到长生不老?癌细胞表面糖蛋白较少,黏着性低,易扩散,呈球形,如果人的细胞都成了癌细胞,那你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坨人了,如果这样的不老还有人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闻     
丹麦发现新的抗癌免疫细胞丹麦科研人员不久前发现一种新的免疫细胞,能协助抵抗癌症。他们正据此研制一种新型癌症疫苗,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人体免疫抑制细胞和癌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双加氧酶,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攻击性,使其缺乏足够攻击力抵抗癌细胞侵袭,甚至还会被癌细胞吞噬。双加氧酶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4,(1):35-35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利用放化疗治疗癌症时,一种蛋白质在癌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对正常细胞无副作用的抗癌疗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癌症是致癌物质长期影响人体细胞所导致:在致癌物质的作用下,一些细胞的基因会发生变异,这种变异积累多了,就会导致细胞变成无法控制的疯狂生长的癌细胞,之后,人体就会出现肿瘤。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3-I0004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2日报道,多伦多大学密西索加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分子胶水”,能将促癌蛋白质黏在细胞膜上,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但不会影响正常细胞。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应用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12,(4)
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授施皮格尔曼向世人宣告了一项科研成果,他破解了运动与健康相互关联的秘密。研究发现,其奥秘在于一种被称为“鸢尾素”的蛋白质.即人体进行运动之后,  相似文献   

8.
正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正在开发使用病毒来消灭癌细胞的技术,目前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这项技术使用两种病毒,一种是来自巴西沙蝇并经过改造的马拉巴病毒,另一种则是经过改造的感冒病毒。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约翰·贝尔医生介绍说,两种病毒起不同作用,马拉巴病毒用于杀死癌细胞,感冒病毒用于激发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调动起来后可令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常见的抗菌药可明显减缓肿瘤生长速度,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抗癌用药。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新知     
正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小组3月2日发表研究成果:应激激素通过影响淋巴系统的方式,促使癌细胞扩散。该研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前述研究小组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应激激素确实会影响小鼠淋巴系统,并导致其体内的癌细胞发生扩散。应激反应会增加与肿瘤相关的淋巴管的数量和直径,而只要阻断检测应激反应的蛋白质或让那些能促进淋巴管形成的蛋白质失活,就能减少癌细胞的扩散。(来源:中国科技网)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9,(4):60-61
藏身于“胶囊”之中的电子设备能精确地释放药物,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不会给健康组织造成危害。今年下半年开始人体试验。  相似文献   

12.
癌症一直被称为“不治之症”,长期困扰着人类,也困扰着医学界。攻克癌症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人体内或多或少总存在着癌细胞。健康细胞与癌细胞时刻都在进行着“弱肉强食”的生物竞争,即互相吞食。当健康细胞占主导地位时,人体是健康的,癌症不会发生;反之,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癌细胞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发生癌变,即患癌症。这就是癌症的机理。根据分子物理学的原理,人体内的所有细胞时刻都在振动着,并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而且不同器官由于其组织结构不一样,它们的固有振动频率就各…  相似文献   

13.
安利 《百科知识》2007,(4S):13-13
恐惧从何而来?它是先天产生还是后天形成?由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基因学教授格列布·舒米亚茨基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孕育恐惧感的摇篮:Stathmin基因(一种19KDa磷蛋白)。  相似文献   

14.
华裔科学家、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这种由单晶体纳米带环绕而形成的封闭式环型纳米结构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效应双重性质,可应用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和生物细胞探测.该成果开辟了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理论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06,(1):51-51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中谷喜洋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阻碍癌细胞内蛋白质“p600”合成后,癌细胞就在停止增殖并相继死亡。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多种癌细胞同样有效,培养的癌细胞内的蛋白质“p600”比正常细胞多,通过阻碍“p600”合成的特殊手法减少培养癌细胞中的蛋自质“p600”的数量,结果癌细胞相继死亡,正常细胞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目前使用的抗癌药物多通过阻碍细胞DNA的合成来治疗癌症,由于对正常细胞的DNA也产生影响,因而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利用这一新成果制成抗癌药物将有望克服这种缺点。  相似文献   

16.
广闻博见     
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病菌之一,其携带的一种功能类似注射器的蛋白质,能将有毒蛋白质“注”入人体健康细胞中。美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将有害的沙门氏菌改造成安全有效的癌症疫苗“运输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转基因沙门氏菌,它被去除了编码致病蛋白质的基因,同时具备“注射”一种名为“NY-ESO-1”的癌细胞抗原的能力。研究结果发现,5只实验鼠在服用转基因沙门氏菌3周后肿瘤都大幅度缩小,肿瘤面积平均从400平方毫米缩减至不到10平方毫米。癌症疫苗“运输车”发现最耐热蛋白质日本研究人员对一种嗜热菌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学界对人类癌症的看法普遍是人体内有癌细胞和癌细胞扩散的说法。从生物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会给人们产生误导。经研究表明,癌症是人体内一种尚无有效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代号,是一种严重的病症。而细胞是构成细胞生物功能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细胞生物都是由诸多单细胞所组成的不同功能组织而形成的。细胞就是细胞,癌是人体内病症发生的一种表现形式,细胞与癌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可以是除手术割除之外治疗癌症的最有效的办法了,尤其是对一些生长快的癌病,放射线更有特殊疗效,这是因为这些癌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比正常细胞要敏感.比如白血病、淋巴肉瘤、生殖腺的癌瘤和某些脑癌就属于这一类,而乳腺和皮肤以及子宫的恶性肿瘤虽属于中等敏感的肿瘤,但也可以采用放射治疗.现在的问题是,癌细胞经过放射疗法受到破坏而被根除,但在它周围的健康细胞免不了也会受到伤害,因此没有一位病人能够免除放射线带来的副反应.那么究竟这种副反应会对人体产生多大伤害呢?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计划从今年开始进行用感冒病毒和牛痘病毒治疗癌症的人体临床试验,因为在实验鼠身上的初步研究表明:它们能有效消除肿瘤。 英国《卫报》日前援引牛津大学教授伦纳德·西摩的话说,他们需要数年时间进行人体临床试验来验证两种病毒的疗效,如能获得成功,病毒疗法将成为化疗和放疗之后又一种对付癌症的标准疗法,并能避免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正>科学家发现细胞老化开关:或可实现器官再造英国物理科学新闻网站9月20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开关》的报道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内一个对健康老化至关重要的"开关"。这个"开关"可以促进健康细胞分裂和生长,比如,即便在衰老阶段也能产生新的肺或肝组织。在人体内,新分裂的细胞不断补充着肺、皮肤、肝脏及其他器官。但大多数人体细胞不能无限期地分裂下去——每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末端的细胞计时器就会缩短。当这种名为端粒的计时器变得极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导致器官和组织退化,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衰老阶段。但存在一种绕过这种倒计时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