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10月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 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同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内(上午9点至10点),26%的超级网民正在听广播——这一比例高于那些根本不用因特网的人。而在家中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晚9点至10点),52%的网虫称他…  相似文献   

2.
声音     
《网络传播》2010,(8):57-57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相似文献   

3.
好多初学写稿的同志,常常爱打听写稿有什么“秘诀”。依我看,要有“秘诀”的话,第一条是痴迷。就是说,热爱新闻报道工作,而且还不是一般地热爱,要热爱到入痴入迷的程度。我国古代许多学者,都留下了关于“痴迷而成才”的名言,诸如“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好之不如痴之,不痴不成才”;“天才就是顽强的入迷”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迷,也都需要迷、若干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就是从这迷劲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界     
调查表明:网络并没有威胁传统媒体美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网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  相似文献   

5.
Interne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纵观整个电脑软件的发展史,没有任何技术像INTERNET带来如此巨大的、如此震撼的影响力。当今互赠名片时,如果对方问你“有没有E-MAIL地址?”或者问你“你的公司有没有WEBSITE?”,如果回答说“没有”,似乎已经落伍于时代了。上网的、看网的、“网民、网友、网虫”也应运而生,所以说INTERNET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  相似文献   

6.
时下“上网”很热,值得注意的是公费上网现象也随之产生。有的公务人员利用公费网办私事,开销很大。报载,我国“网民”甚多,而真正私人掏腰包上网者却未及1/3,有些单位老少都饱“网福”。“上网”对办公在有帮助,但单位应加强管理,哪些应公款支付,哪些应私人掏钱,亟须划清界限。这也是一种谦政建设。“上网”也要公私分明@江厚栋  相似文献   

7.
随笔     
爱你直到更年期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人到了三十岁就该下网了。听他们这么一说,我有点紧张,不知道是不是中央有了什么新的精神,要网虫队伍年轻化?三十而立的事情,也有人跟我提过,但我觉得这跟上网并不矛盾,大丈夫立在四方,我也可以在网上立。搞好了,可以混成IT精英,混得差点,也可以成为著名网虫。 所以我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早先老听他们提什么70年代,80年代,再后来,新新人类又出来了,现在又弄这么一说,非要把我们这拨给挤出历史舞台才算完。人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很痴迷上网看新闻。现如今的新闻是多么的光怪陆离、出人意料啊。你在看到之前.绝对想不到世界上居然会有此类“神秘事件”存在。有的新闻幽默得一塌糊涂,有的新闻堪比《金瓶梅》……而近段时间,我感到看新闻的乐趣大不如前了,甚至有了不太敢看新闻的感觉——因为那些让我心寒和害怕的新闻是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9.
慨文 《声屏世界》2011,(8):68-68
我曾经很痴迷上网看新闻。现如今的新闻是多么的光怪陆离、出人意料啊。你在看到之前.绝对想不到世界上居然会有此类“神秘事件”存在。有的新闻幽默得一塌糊涂,有的新闻堪比《金瓶梅》……而近段时间,我感到看新闻的乐趣大不如前了,甚至有了不太敢看新闻的感觉——因为那些让我心寒和害怕的新闻是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0.
打开笔记本电脑,无需复杂的接线,即可以自由自在地上网浏览、收发E-mail,这就是时下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线上网”。在机场、在公园、在路途浏览信息、下载小说、在线游戏,路上听歌看电影,不再受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自由上网、通话,而且不用耽心费用,也不会因网速太慢而耐心尽失,这将是未来“无线互联”的网络生活。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这个“移动贵族”终于开始了平民之旅。同时笔记本电脑已经随着现今无线通信的发展而迈入了无线时代。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在无线应用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路》是2001年4月,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制作的一期反映“法轮功”痴迷者转化题材的演播室访谈节目。内容主要以几位原“法轮功”痴迷者为典型,通过对他们转化过程的剖析,揭露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体现了“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法轮功”受害者的宽宏政策,也表达了已转化人员对于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现场观众还包括一些原“法轮功”练习者和街乡干部、帮教人员。 节目播出于2001年4月底5月初,反响非常好,不但领导比较满意,而且观众打来的热线电话也非常多,不少单位和个人打来电话说想录制这个节目给他们…  相似文献   

12.
张育红 《传媒观察》2005,(11):61-61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之重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传递信息,主要靠语言。而语言就像河流,是经常处于交动状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实际上也一直在悄悄地变化着。这就出现了诸如“大锅饭”、“责任制”、“克隆”、“知识爆炸”、“网虫”之类的当时的流行词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老网虫,我拥有N个QQ号码,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细分QQ号码的作用。如“8116883”用来为朋友们效劳,而“3886118”则用来应付编辑们的约稿。因此,笔者只要上网,电脑屏幕上一定有2个以上的QQ同时存在。 从常规方法看,启动QQ,在登陆的窗口中输入密码和号码,然后选择保存密码命令,这样就启用了一个QQ号码。但是如果使用第2个QQ号码时,就必须在先前打开的QQ上点QQ2000选择更改用户名来重新登陆一次,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每次都要点击2次QQ,登陆2次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的网民,如果上网而不开博客,就如同上网而不使用电子邮箱一样不可思议。你可以不更新,不原创,而你必须要有,这就是新一代网民对于博客的认识。在国内,有一个词汇总被网络经济专家们提提及,那就是"基数",我国人口的基数大,网民的基数也大,在这样的基数当中,即使是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也有可能造成可观的价值。博客也是如此,或许10个注册了博客的人当中只有一个辛勤耕耘,希望自己的博客有很高的访问量,那么即使是这十分  相似文献   

15.
痴书     
面对日益激增的知识,谁没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呢?那种慢速度、低效率的读书态度,恐怕很少有人满足了,快节奏、高效率的读书,需要一种“痴书”精神,也就是一种潜心攻读的痴迷劲儿,因“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可见,“痴书”精神表现的第一个方面是爱好读书达到了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在他们那里听不到“没有时间读书”的埋怨,看不到荒废时光的闲散。他们痴于追寻和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痴于在知识的田园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卖官买官,那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收受贿赂。而给行贿者任命官职的腐败行为。然而,这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在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公开、明码实价卖官买官的事。那时卖官买官制度叫“捐制”,捐官者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后,手持买官收据就等着任职了。不过。那时卖官收入的银两。要如数上缴国库。当然也不乏中饱私囊者。“捐制”在旧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持续了近两千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卖官买官,那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收受贿赂,而给行贿者任命官职的腐败行为。然而,这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在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公开、明码实价卖官买官的事。那时卖官买官制度叫“捐制”,捐官者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后,手持买官收据就等着任职了。不过,那时卖官收入的银两,要如数上缴国库,当然也不乏中饱私囊者。“捐制”在旧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持续了近两千年。辽宁省档案馆收藏了一件清朝光绪年间的买官收据,不过当时不叫买官收据而称“正实收”。由于经历了百年沧桑,这件档案看上去略显陈旧,蛋青色纸面上印刷的蓝色字迹…  相似文献   

18.
4月26日起,全国启动了“网吧专项整治统一行动周”,这正是孩子们上网最活跃的假期时间。而到2004年底,中国各地网吧都将安装一种软件,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不良内容进行实时监控。政府于五一节前发布的这两侧消息,让那些对孩子身心健康越来越忧心忡忡的中国父母稍感安慰——日新月异且五花八门的网络内容中,不乏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之类的信息,让孩子们痴迷,却让家长们揪心。事实上,类似的互联网整治行动几科从未断绝。中国一直在发动一场静悄悄的“全民战争”用巨大的人力和尖端的技术,编织着一张“网中之网”每个网民都置身于这张网中。  相似文献   

19.
“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震惊国人和世界。一出愚昧至极的闹剧,发人深省。 面对被烧焦重残的所谓“法轮大法弟子”,电视解说中有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生命对‘法轮功’人员失去了意义,李洪志成了主宰他们的一切。” 那么,这一切形成的轨迹和过程中,与我们出版业的出版行为有何干系?当然有。那个12岁的小姑娘不是说她的所谓“圆满升天”、所谓“肉身”“元神”的荒唐认  相似文献   

20.
数字新闻     
1660人“法轮功”残害生灵 “法轮功”造成了一大批痴迷者因拒医拒药而死亡,甚至自残、自杀以致杀人害命,其中包括杀害亲属或与之毫无关系的人。据不完全统计,被“法轮功”害死的练习者和无辜人员迄今已达166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