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困生”一般被理解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一般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和逻辑运算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他们学业成绩低下,学业失败,暂时不能达到学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造成的主要问题有:地方割据、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区域公共服务缺失。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是追求地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导致了地方经济竞争的失衡。因此,为规避地方政府干预地方经济行为,应从制度、政府、企业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问题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关系网络中被建构生成的,体现出复杂性、关系性等特征。本研究运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阐释了“问题学生”是由于教育资本分配不均造成的,且惯习又使得“问题学生”的处境处于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创新活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是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地方政府创新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价值偏好一致。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样本,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对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有以下启示:市、县两级地方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主体,需密切关注这两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类内容均有发展,日后仍应全面推进,不可偏废;不同地域分布的治理效果差异明显,应重视国家整体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在教育过程中,一些班主任和老师对“问题学生”往往采取疏远、隔离以及嘲讽等态度。这些在不少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实际却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校园“冷暴力”的存在是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不尊重,既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妨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校园“冷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7.
丰建兰 《文教资料》2011,(5):139-140
要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就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文章就中专学生的教育阐述了观点,突出三个注重:注重实际,注重尊重,注重爱心,以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以人为本”。 从教十多年,接受培训数十场,聆听名家之言众多,几乎没有一位专家没提到过这句话。 话中的“人”是谁?课改十多年来,普遍的答案是——“学生”。教育要“以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说得多了,听得多了,这些话似乎成为了“真理”。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但是我们跨入21世纪新时期建党的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贯彻落实到育人当中,要落实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要贯彻落实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11.
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困窘的物质生活培育了俄罗斯人的焦躁情绪,“中国威胁论”就成了俄罗斯人渲泄恶劣情绪的上好的阀门。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华夏大地曾经掀起一股呼拉圈热。一时间,你也“呼拉”,他也“呼拉”。其功能,据说可以减肥健身,善莫大焉。然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半年,便烟消云散,街头巷尾、校园广场,再也见不着一个转呼拉圈的男女老少了。联想到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各种教育思潮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一些教育工作者缺少独立思考、分析和选择,常常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颇有几分类似当年的呼拉圈热,既影响了正常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又给改革发展带来了某些负面效应。概言之,教育的“呼拉圈效应”大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曰从众跟风,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威胁论”源于中国的发展,存在于中国的发展进程,最终也只能止于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王慧 《学习之友》2011,(1):41-41
虽然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逐年增多,但一些地方维稳压力仍然越来越大。‘:维稳”渐成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最大“烦恼”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体罚学生现象是应试教育遗留的“顽疾”,它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罚学生的现象日益减少,但是笔者发现,体罚正悄然发生着变异。在“拳脚相加”、“面壁”、“站岗”等现象消失后,出现的是“罚写检讨三千字”“罚抄课文数遍”……现在又出现了新的体罚方式——“心罚”。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章探讨了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它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从学习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思想出发,谈一下教育未来观的几个问题。一、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角度看,未来的希望在教育人口问题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所引起的。当今世界,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再生缓慢及一些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形成了严重矛盾,从而制约着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的现实都说明,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最有效手段。其原因,一是接受较多的教育而推迟结婚,进而推迟生育年龄;…  相似文献   

18.
19.
沙特"2030愿景"是沙特新政府的一份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中强调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对此愿景及其附属的相关政府文件的解读,可以得出其教育发展战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强调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础作用;强调教育发展中的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强调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相似文献   

20.
人的经历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在所处环境中和交往的总和。人的一生有各种经历,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思想经历等等。人的经历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经历的本质是实践的,它是人的理想、道德、智能、观念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不同经历造就了人的不同道德、智能和人格,对相同经历的不同把握也造就了不同的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