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探究”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依照具体情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尝试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领指导,使学生建构认知结构并运用所建认知结构,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以提高其学习、探究、创新与实践能力,这是一种具有创新与实践意义的地理教学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问题串”是指教师围绕某一个教学内容,为学生搭桥建梯而精心创设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教师有效串联问题,不仅能克服课堂中某些提问的随意性,高效地驱动学生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化“问题串”,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有效获取新知,归纳、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精心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具有探究价值的阶梯式“问题串”,激发学生深度探究;以反思性“问题串”为纽带,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反思,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高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解决新问题的探究学习。教师要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搭建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路径是:创设认知失调情境,增加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的“温度”;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促进知识之间意义的“关联度”;利用问题化教学策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广度”;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感受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解决新情境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董艳 《新教师》2019,(6):37-39
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越来越被一线教师所关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地学习,教给学生将新的认知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联系众多数学思想的习惯,并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期话题围绕“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展开。  相似文献   

5.
自然课的所谓“四环节”教学就是:首先从实践中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认识活动获得问题的结论,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概括结论——实际应用”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自然“四环节”教学的起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谈话、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四点感悟1.关于“情境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不管是计算课、概念课、应用题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有一个“情境的创设”。上课一开始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创设一个“情境”,当然,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往往不能和物理规律直接对接,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会建立合理的、最佳的物理情境,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以几个求时间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转换设计新的物量情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情境学习观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1、教师的活动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领导者的地位,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数学实践情境教学中教师充当的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甚至是“学习者”。教师在学生动用已有经验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即使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探索活动的顺利进行搭建合适的“支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建构,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活动的课堂文化气氛。具体而言,包括: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随时警觉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并进行相应的反应;引发并组织学生之间(甚至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对学生的创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教师不是每个问题的专家,往往与学生一起成为情境中的学习者。2、学生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像专家一样进行活动。具体地讲:学生装在实践提供的各种问题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形成问题、确定问题的解决目标,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注意搜寻各种相关的信息,要亲自设计实践方案,要与同学合作交流,尝试各种解决方式,要对自己的尝试作出反思与评价,逐步实现知识...  相似文献   

9.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九义”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有关数学知识的编排上,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以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探究新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反过来再解决原先的问题。但应指出的是,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境-问题”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建构,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深化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情境-问题”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建构进行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参考建议:明确单元主题,创设数学情境;依托主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探究学习,解决数学问题;迁移单元知识,实现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深度学习”主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就离不开“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2]。真实学习问题必须依托真实历史情境,真实历史情境需要借助“史料”来建构。但由于精力、能力和视野的限制,大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史料。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这是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索,即它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试图对部分问题情境案例作些评析,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引发敢问、爱问和善问的学习行为。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有三个途径。一、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索问题之前,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使学生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实录一: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节时,我利用图片展示和媒体…  相似文献   

14.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三复习的重要板块,其特点是知识点多且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很多教师都摒弃“知识点回顾,例题讲评,习题巩固”或“满堂灌”的复习方式。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更多教师尝试在课堂上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复习。新课改倡导创设真实情境教学,利用一个主题统领各教学环节,避免课堂情境多且关联不大,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以及思考的深度,也避免出现“满堂问”的课堂。课堂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深度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聚焦问题的本质,发展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几何画板”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着重研究了“几何画板”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几何画板”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对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学习产生影响。怎样发挥“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如何?如何解决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几何画板”的定位应该是:学习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去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思考活动和探索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一种过程。现代的数学教育观已经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数学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根据这种观点,我认为“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从这种“活动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新的理念出发,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教给学生把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及构成的“问题”给以数学化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把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活动,使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7.
深度学习是学生自身发现和生成知识的学习,是儿童全身心参与的主动学习,其核心特征是“活动与体验”。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社会是其不可或缺的教学情境。深度学习是知识与情境高度融合的学习境界,情境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典范。深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8.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九义”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有关数学知识的编排上,教材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以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探究新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反过采再解决原先的问题。但应指出的是,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我们知道,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尽量把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活动化…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用28个“情境”一词的重复,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郑林教授认为:“不论哪种教学方式,都有可能是浅层学习,也有可能是深度学习,结果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水平。在确定好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情境创设和问题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1]由此引领,重视情境运用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共识和共为。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0.
李友淦 《文教资料》2005,(30):149-150
教材分析:《圆》这一章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机渗透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新的较复杂的问题策略。教学方法:注重与新课改结合,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应用成果”“知识深化”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学法设计:动手实践,加强操作。小组交流,合作探讨。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P124 ̄P125及“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1-4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