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文化自信的深层关系为线索,在文化自信视角下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基本思路,探析数字时代非遗档案资源积累、专题数据库筹建、"数字记忆"领域探索,揭示"非遗档案+数字人文"跨界项目的实践契机.立足文化自信,阐释建档式保护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自身传承与建构,通过成功的跨界案例,说明非遗建档式保护工作与数字人文技术紧密结合的空间,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滕春娥 《兰台世界》2022,(1):115-1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过程也是社会记忆传承与建构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机制是非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能够实现非遗资源保护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非遗传承机制的内涵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保护、记录与留存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与运行方式,具体包括选择机制、建构机制、展演机制、留存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量饮食技艺面临失存、失真、失信、失传、失众的危险,本文以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肉罩火烧加工技艺为例,探析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目的在于通过档案的视角,反映传统饮食技艺的发展演化过程,为饮食技艺的传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陈阳 《兰台世界》2017,(7):18-22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鲜活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直至消失。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档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地理数据展示平台为基础,结合我国传统村落建档式保护工作开展进程与需求,构建面向公众的国家传统村落文化遗存数据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基于GIS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存数据平台,包括前端数据采集、数据平台展示、保护规划系统与后台监控维护四个模块,除具备一般GIS空间地理采集与分析功能外,该平台对接了村落土地规划、生态环境、服装首饰、生产与生活器具、文化活动、风俗习惯与文学艺术七个档案数据库,并建立了传统村落数据可视化分析与数据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以多工序、非单一主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为例,依托田野调查资料,总结其传统传承模式即家族内传承与作坊内师徒传承,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工厂内固定制师徒传承模式对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之利弊。认为类似非遗传承时要以保留手工技艺为本元,充分发挥带徒传艺式师徒传承模式的价值,并讨论了类似非遗项目由个体传承人身份改为团体传承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建档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许多非遗建档实践在传承与传播概念上存在混淆。为了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引导建档有效地用于非遗传承与保护,本文对档案在音乐类非遗中的应用布局进行了梳理分类。面向音乐类非遗建档应用的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四个误区:1)将提高社会认知度视为非遗传承的途径;2)将档案利用环节理解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3)将主流化视为音乐类非遗建档的设计思路;4)将数字化视为集成音乐类非遗档案的风口。并针对上述误区,从音乐类非遗建档的价值定位、工作重点、设计思路和数字环境下的发展反思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勇 《兰台内外》2024,(4):40-4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化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梅州、河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充分发挥档案在客家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客家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深化客家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红芳 《中国出版》2023,(S1):132-137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和情感,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古老且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非遗技艺便属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在认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陶器既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也是百姓家中最常见和极具观赏性的工艺装饰品。对传统陶器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保留和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对杂玉陶器概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杂玉陶器的传统制作工具及传统制作过程进行了仔细调查,通过风雨飘摇的技艺传承和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探析了杂玉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认为,杂玉陶器传统技艺,首先是保护、传承,继而才是利用、发展;再者,政府、媒体、商界乃至传统手工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让西藏传统制陶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奇葩继续传承并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文化遗产》2010,(4):1-7,157
城市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是一个新的系统工程,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以人为本,注意城市化发展中,对与人相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延续可能带来的各种障碍危害的消除和有利其发展机制的修复弘扬,关注其在城市的变迁中合理变异带来的传统重构或创造。首先要科学地恢复整合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萌发,依赖于特定文化生态的滋养,然而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的文化生态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甚至是灾难性的破坏。所以,城市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对其生存的前提,文化生态进行适度的修复和营构。其次,要把握和引导民众日常生活审美化需求。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归根结底来自于为了使生活更美好,民众日常生活审美化需求的选择。失去了民众日常生活化嗜好和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能再为民众日常生活所需,就必将失去其遗产的活态性和生存基础,沦落为历史"遗存"而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冠。所以,当代如何把握和引导民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需求,又是城市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的一个重要话题。最后,要科学面对合理变异中的传统创造。进入城市化的轨道后,文化生态不同了,载体和受众体民众也发生变化,加上历史长河的流淌,时空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必然发生变异。因此,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面对城市时代,社会变迁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变异形成的传统创造——遗产的次生态、衍生态形式——至少与不折不扣的原型已有改变的形态。关键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性的关照:在现代意识的烛照下。现代技术的参与,现代的展示手段,现代经济价值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等,都是应该加以发扬的。如此,让城市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和传播,传统和现代和谐共荣,建设更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郑永森 《文化遗产》2016,(6):152-15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保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国家级非遗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突破传承保护禁忌,借助高校资源开展传承保护活动,形成了理论研究凝练非遗价值、课堂教学解释非遗内涵、实践活动传播非遗文化的高校传承保护模式,为解决非遗传承保护的瓶颈问题探索了新思路,为高校文化育人拓展了新载体。  相似文献   

15.
姚晓肖 《新闻世界》2012,(4):189-19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和一些个体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相似文献   

16.
所谓妈祖信俗口述档案,是指通过对妈祖信俗传承人、热心妈祖文化信俗事业的当事人或知情人,采取口头访问形式而取得的具有原始记录作用和保存价值的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方式的口述记录。妈祖信俗VI述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在当前显得尤其紧迫和必要,不仅因为“妈祖信俗”已成功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妈祖文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更因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表明妈祖信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已提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7.
仵军智 《传媒》2011,(5):71-72
传统乡村文化对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众多的乡村文化研究学者也在高声呼吁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但实际情况是"曲高和寡",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许多重大的节庆活动中,最能打动人心而牵扯到千家万户以至于达到普天同庆的要数春节."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扬震>:"又见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此句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思绪与心情.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历时二十多天之久,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之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