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还乡杂记》是何其芳的第三本散文集,自20世纪30年代末问世以来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经历了跨地区、跨时代的多次修改。运用版本批评的理论方法,系统梳理《还乡杂记》版本的变迁历史,概括分析其修改内容,讨论时空变迁背后的政治话语、文化机制对文学文本生成的影响,探寻何其芳的自我改写与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经典的形成多非圣人立言、一蹴而就,而是有赖后代思想家对同一文本不断加以解释,拓展其意涵、深化其论述,令该文本在解释史中延续生命并不断崭露新的思考维度,最终成为经典。《老子》作为中国哲学里一部思想深邃、版本宏富、被大量思想家注解阐发的哲学经典,是思想史上经典化的代表。众多老子注本中,王弼注展现出超然的思想深度与理性精神,一扫前代老学的虚无主义与超验倾向,崭露出《老子》文本广阔的思想视野与强大的解释力,为其经典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前代老学文本相对照,王弼的《老子注》更加清晰地呈现了《老子》文本在解释史中的义理化、哲学化转向,并折射出哲学文本经典化的群体过程。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问题成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柏拉图生平最后一部作品《法义》(旧译《法律篇》)成了众矢之的。有一批学者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法义》是"伪篇",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学者力证《法义》是"真作",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不同学派的翻译版本,不同的解读版本,为我们呈现出《法义》文本研究的不同面相。本文关注的是《法义》的真伪之争、版本源流以及解读路径三个主要问题,通过解释经典文本阐释的三个维度,以期复归古典思想之"客观"面貌,反映现代研究者的思想路数,揭示《法义》的解读门径。  相似文献   

4.
蹇先艾的小说主要有两个版本的差异,选集本是在初版本的基础上修改后的版本。本文通过《水葬》的初版本和选集本的比较,来分析初版本修改的原因以及这两个不同文本不同的内涵。由此得出结论,研究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和思想应选择不同时期的版本。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玉堂杂记》四库单刻本的渊源,本文采用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比对现存各种版本,透过异文信息,发现四库单刻本与《百川学海》本系出同源,厘清了《玉堂杂记》的两个版本系统,进而考证了单刻本系统的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6.
《绣像红楼梦全传》是程本早期翻刻本之一,现于北大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发现一部没有标明具体版本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无扉页,但根据行款特征和文本内容推测出其为全传本。结合该藏本与已知的北师大藏全传本对照,能更为全面地了解《绣像红楼梦全传》的版本特征,完善当前对全传本在《红楼梦》版本中地位的认知:一方面作为程甲本较早的一批翻刻本,全传本与抱青阁本、本衙藏板本大致刊行于同一时期,但各具特色,其中全传本在翻刻程本的过程中作出较多修改;另一方面,全传本作为早期翻刻的白文本,对后来王希廉的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的刊行也有重要影响,很有可能是王希廉评点所据的底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无疑是一部重要著作。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充分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本文以《共产党宣言》文本为基础,论述了《共产党宣言》的人本思想提出的背景、《共产党宣言》文本中体现的人本思想和《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古典文本的多版本往往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困扰性因素,但如果以研究性学习的视角来看,这种"多版本"可能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研究以《老子》为例,展示了如何经由版本间差异比较、差异归类、差异分析整合的三个步骤,来完成将"多版本"的古典文本由教学"难题"到"资源"的转化,探讨了这个过程中的前提条件以及诠释的方向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平衡把握。这种新思路可以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和要求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霁园杂记》是《夜谈随录》成书前的一个稿本的传抄本或这种抄本的过录本;《夜谈随录》对《霁园杂记》作了大量修改,重写了序言,大量删改了正文的内容文字以及正文后面的“斋曰“的议论,增添了“兰岩“及“茂先恩显“的评,这些删改,一方面可以看出,和邦额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他的深层思想;一方面则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文网对作家创作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圣经》在近代中国的汉译版本、翻译主体以及近代中国人的圣经观念,来理解《圣经》这部宗教经典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文化意义。《圣经》汉译文本与中国文化融合与协商的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特点;翻译主体们通过自我调节而不断探索,促使《圣经》汉译活动与中国文化不断适应;近代中国人对圣经的观念从鄙视怀疑发展到逐渐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