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培养有理想的人:———世纪之交对德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想,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除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都只可能是以其实际存在为唯一的向度,它们只能是“是其所是”的存在;只有人才有可能超越现实的存在而进入并不存在的可能领域。也就是说,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他的生存不仅有一个实然向度,还有一个应然的向度。相对于唯一的现实世界而言,他所拥有的可能世界会是多样的、丰富的。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可以打破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定和限制,在他的面前展现出来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种种可能性使得人从它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存在中解放出来。 可能世…  相似文献   

2.
叶飞 《教育导刊》2011,(7):15-1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语境下,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被片面地圈定在"教知识",培养"知识人"上。这种观念使得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偏向于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品德教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使命。但是,作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学科教师事实上肩负着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使命。学科教师需要自觉地履行这双重的使命,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阐释了“师生共生德育”的涵义,着重分析了“师生共生德育”的七大特征:教师的指导性与非强制性统一的特征、道德自由与行动规范统一的特征、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特征、人与社会的融通性特征、师生共生的创造性特征、共生德育课程的非确定性特征、共生德育的反思性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共生德育与非共生德育得以区别,充分体现和尊重了主体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师生共生德育"的涵义,着重分析了"师生共生德育"的七大特征教师的指导性与非强制性统一的特征、道德自由与行动规范统一的特征、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特征、人与社会的融通性特征、师生共生的创造性特征、共生德育课程的非确定性特征、共生德育的反思性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共生德育与非共生德育得以区别,充分体现和尊重了主体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选型编写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选文是教材的核心.课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成为实施语文课程的主要平台。选文标准不同,入选的文章就不同,如果选文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教材质量的低劣。正因为这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共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有自己的诉求,即追求文质共生。这种诉求与“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推行自主养德的“至美少年”德育行动,学校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通过校内外德育活动,培养具有仁爱、诚朴、自主、精进、担当等核心品格的新时代初中生。“至美少年”德育行动拓宽了学校的德育场域,整合了校内外德育资源,实现了德育的实践化、课程化和内生化。  相似文献   

8.
王志民 《教书育人》2007,(10):39-39
理想课堂的境界应该是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成为智慧提升的舞台,成为灵性进发的空间,成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之地。那么,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呢?笔者以为应在追求“大气”上下工夫。实现课堂教学的“大气”,应努力体现:  相似文献   

9.
适合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是开放性的协商对话。在协商对话中,师生之间不是简单的谈话问答关系,而是基于相互承认的沟通关系;师生交往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包容的理解;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德育目标不只是简单的妥协,还要是视域融合的形成。协商对话如要顺利实施,师生都应该确立协商民主的意识,具有宽容的精神,具备协商对话的资质。为此,还要创立有利于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理想教育制度化、层次化、具体化、革命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理想教育制度化、层次化、具体化、革命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理想教育是德育的核心,理想教育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境界”是王国维美学体系中一重要概念,其含义究竟为何,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王国维所指“境界”是“生命福祉的境界”,是生命活动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在现实世界中不得实现转而寻求艺术寄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先秦道家理想人格包含四方面内容:敦厚质实,持重宁静;少私寡欲,淡泊名利;柔退不争,谦恭处下;宽容大度,以德报怨。  相似文献   

15.
辛斌 《怀化师专学报》2008,(12):135-137
在实践中由于长期德育政治化和对道德个体价值的忽视,以致当前德育行为在人们所谓的“平民德育”、“底线德育”的大力提倡下,德育呈现卑下和庸俗的特征。从我国社会历史现状、传统的道德实践和学生身心特点来分析,重视德育的崇高性和超越性都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下,德育实效性问题及德育的“非共生状”促使学者将目光投向共生德育。共生理论的提出为德育范式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与新方法。共生所蕴含的自主一全息性、合作一互惠性、开放一接纳性三大特征诉求德育范式转型。德育范式转型已成大势所趋,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应然选择,又是德育理论纵深发展和德育实践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有所作为,方能实现德育的根本指向——“做成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知识素养越来越高、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家长群体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德育资源。依托家长的专业特长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视“并提升家长的教育品位,“家长讲坛”以全新的课堂实践推开了班级德育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或者说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追求,形成并贯穿于60年来的德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服务人民、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德育人本追求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这一德育追求,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6,27(12):12-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0.
潘磊 《辽宁教育》2013,(6):31-34
学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德育量化考核,但其无视学生主体意识,忽视生命存在而产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德育自觉是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下,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并实施自我评价,达到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这在文化自觉、企业道德自觉以及学习自觉的映照下具有可行性。通过氛围的营造,课程的整合,平台的搭建,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依靠教师自觉的长远眼光,德育自觉终将取代量化考核,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