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大学教育交往:师生交往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交往是在教育这一特殊社会领域里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与一般的交往相比,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师生交往是教育交往中的一个侧重点,现代大学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交往的匮乏、空白,表现为教育交往的本质性改变或异变。提倡"对话式"教育交往,重建教育交往的价值,可以促进师生双方人格的完满,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特别是师生交往中,现代学生越来越表现出复杂的面目,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人性基础是当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学生面目的多样性及表现这些面目的动因来看,渊源于功利主义哲学的"利益人"假设是对现代学生人性的一个更为合适的假设。"利益人"假设认为:人的推动力是肉体的快乐和痛苦,利益支配着人们在道德上和认识上的一切判断,利益是人类的唯一推动力。基于现代学生的"利益人"假设,当前师生交往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现代学生利益目标的规范性问题,提升现代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利益目标的规范性是改进师生交往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俭民 《教书育人》2006,(11):22-23
孔子作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在教育活动上倾注了很多心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国文化经典《论语》便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实录。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交往理念。孔子主要是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使师生形成对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等方面的理解,在彼此启迪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教化和知识的传播,实现其“完人”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孔子的对话教育本质上反映了他的师生交往理念,这种交往理念的核心就是“对话”。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存在历史的局限,但其对话的师生交往理念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4.
师生非正式交往具有明确的教育性意向,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真正关怀,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助催剂,孕含巨大的教育亲合力。但实际上,师生非正式交往还存在着量和质的缺失问题,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有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促成其价值的生成,既要有观念的进一步转化,又要有操作层面的技术探索,更要促成师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是当代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重要代表人物。他深谙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又精通近现代各流派思想,他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都有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学交换理论的启示下,师生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一种交换活动,主要表现在:师生参与交往的目的是满足需要即广义的利益;师生在交往中做出的行为是发送和接收;师生个体的发送和接收行为是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师生本身是一种具有社会代表性的身份,作为交换的师生交往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师生个体之间的交换,而是包含师生个人与社会在内的三边交换。师生交往的三边交换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不应只对教师个人,还应该包括教师所代表的社会;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程度以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情况为依据;教师个人因施恩学生而获得的回报应包括社会的认可或奖励;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普遍状况受社会制度化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基础教育是叶澜教授深入一线23年的学校教育变革试验的成果,如今它已不只是课题或试验的名称,更成为一种理念和视野的代名词。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生命自觉之人,不仅要育学生,更要育教师,故而新基础教育重视师生关系的研究。现代型的师生关系需要破除原有的中心论之固见,弥补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师生双主体等所存在的不足,需要以新的育人目标为指向进行转型;还需要破除教师全能之固见,教师是真实的人,只有落地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的民主和谐交往;现代型师生关系应是师生共生共长的,需要构建共生体才能实现师生交往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学交换理论的启示下,师生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一种交换活动,主要表现在:师生参与交往的目的是满足需要即广义的利益;师生在交往中做出的行为是发送和接收;师生个体的发送和接收行为是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师生本身是一种具有社会代表性的身份,作为交换的师生交往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师生个体之间的交换,而是包含师生个人与社会在内的三边交换.师生交往的三边交换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不应只对教师个人,还应该包括教师所代表的社会;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程度以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情况为依据;教师个人因施恩学生而获得的回报应包括社会的认可或奖励;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普遍状况受社会制度化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9.
师生交往: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主体间性以其在认识教育主体与处理教育主体间关系中的优势,实现了对以往教育主体观和教育活动观的超越,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上获得了崭新的思路,因此有必要创造条件使之充分得以彰显,并成为认识与处理教育主体间关系的准则。在分析教育主体间性及师生交往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之上,可以揭示师生交往作为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之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对教育语言在师生交往彰显教育主体间性中的功用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尚海涛 《班主任》2008,(4):18-18
早上打扫完办公室,我请一位正去倒垃圾的学生捎带把废纸篓一起倒掉。当她把废纸篓送回来时,我郑重其事地对她说了一句“谢谢你!”谁知这一句“谢谢”竞让她一怔,然后笑着跑开了。  相似文献   

11.
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育人活动.诺丁斯关心理论强调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这是师生交往的内在需要.当前师生交往中关心严重缺失,学校对关心关系的认可度低,教师对关心关系存在误读,学生对教师的关心反馈不积极.因此,应该关心教师需要,营造关心的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关心的交往观,组织学生参与关心实践,建构关心型师生交往.  相似文献   

12.
“对称”与“补充”是师生交往的两种相互作用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对师生交往来说都各有利弊。目前我国中小学师生交往的总体情况可概括为补充有余 ,对称不足。基于此 ,要发展对称的师生交往 ,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人权 ,需要学生去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能力 ;至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社会地位的提高 ,主要取决于学科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教师远程培训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培训实效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文章认为:传统关系理论囿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始终无法真正体现师生的主体性,而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主体间的民主平等、对话交往、互惠发展等内涵特征,符合现代教育民主化、人本化发展趋势,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的形势要求,能够彻底摆脱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危机。当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必须尊重主体间的交互主体性,通过组建多类型的学习共同体、保持多层面的教学交互、规范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来实现培训主体间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以保证远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师生冲突的内涵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师生冲突的即时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生关系嬗突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疏离、冷漠、相互利用、对立乃至对抗等不良的关系倾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造成的学生对于高校的期望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以及师生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失范,重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关键在于重建师生角色意识、加强师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明晰师生的社会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注重研究师生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学师生互动形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方法上仍大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不够,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造成了某种程度上教与学的隔离与脱节。本文试图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一些分析,并着重就师生互动的具体形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建立师生互动的良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A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It reveal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motes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some reason, however, a rather low level of communication is maintained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urther,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gain differently from such limited interaction with their university teachers. Translated from Higher Education, 2005, 3  相似文献   

19.
网络教育中的师生交往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生效的前提。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是不够平等的。民主的交往,师生之间是权威型、依附型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模式,师生交往的性质、角色、地位以及交往的方式、手段呈现若干新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 ,师生交往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关系 ,通过师生相互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