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如何让高职毕业生充分、有效地就业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所在。本文从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以及创业教育与创造工作岗位等方面阐述了创业教育对高职就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减”是手段,不是目的。“双减”减的是低效、过度的教育,增的是优质、高效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赋予学生健康的生命姿态,给予学生憧憬未来、创造未来的底气。无论在“双减”前,还是“双减”后,“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都是乐山外国语学校不懈追求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做好民生工作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用系列惠民政策推动教育逐步走向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重心所在。”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说。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些词汇我相信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而言肯定是耳熟能详,但是如何把这些理念或是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其实,创造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会走路与生俱来一样。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学生创造,而是“让”学生创造,“给”学生一个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育本质应是让学生扬起想象的翅膀,飞翔于自由蓝天;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是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载体,艺术活动本质是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创造就不是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贯穿于艺术教育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充满幻想的、愉快的艺术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采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美好的生存才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而多媒体的使用能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本文从4个方面就如何运用多媒体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6.
钱军 《教育》2007,(12)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内涵的本质所在。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是光停留在书面的口号上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李小平 导师 文辅相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  2 0 0 0年 5月本文论证了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 ,从而提出了大学创造教育的思想 ,分析了其内涵 ,并且研究了发展大学生创造性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前两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忽视和曲解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现状 ,从人的本质分析出发 ,提出了人的创造性的本质是人性与人力的统一。同时 ,笔者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造性的特征。以此为基础 ,明确提出了大学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 ,最后还提出了大学创造教育的目标构成的两大要素…  相似文献   

8.
芸燕 《山东教育》2005,(12):63-63
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宝宝、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尽早发现宝宝的个性、兴趣和对策一方面特殊的敏感所在,及时捕捉;还要创造一种氛围,一个环境,让宝宝撒开了“玩”,  相似文献   

9.
小学的学科教育,其学习的认识对象(知识本身),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同时也是手段——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与情感的过程.这就是在素质教育前提下,小学学科教育的本质所在.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与在非素质教育前提下的学科教育具有明显可比性的素质教育前提下小学学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一、注重社会实践注重社会实践就是在小学的学科教育中,教师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如何将自己的系统的认识通过科学地、艺术地演绎…  相似文献   

10.
论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观点无疑是整个创造教育理论的核心所在,而目前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是不够的。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 创造教育的本质按照传统教育观,教育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这一逻辑出发,我们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培养创造者的活动。不过,这样的概括是很初步的。从哲学上来讲,事物的本质并不是只有一个层次,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从新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和…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具有鲜明的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县域教育科研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结合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理念和科研工作实际,提出县域教育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一是优化“承上启下”式管理,形成县域教育科研共同体;二是通过“群众科研”调动教师个体进行知识创造;三是以项目、课题为牵引,激发任务型研究团组的知识创造;四是回归知识本质,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人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探讨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2.探讨生活教育理论的特点。3.探讨生活教育理论的本质。创造教育思想研究者普遍认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活教育是研究人的生存、生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创造教育是研究如何开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创造教育的源泉和基础,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精华和发展。也有学者认为:1.造就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基本思想。2.实现“六大解放”,“满足三个需要”和具备“一大条件”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13.
对21世纪师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师范教育中的“不变”与“流行” 教育就是人类在通过培养生活在未来社会的人中,让其掌握创造未来的最基本能力的活动。相应地师范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也是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质,完整地、灵活地运用人类已有的经验,能担当未来教育使命的教育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日后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们必须是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数学课堂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叶澜)。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观念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教室是实验室、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等等。  相似文献   

15.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本质要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学生成人成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难的事业,表明了教育工作努力的根本方向,这项神圣而艰难的事业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审美能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这也是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美术创意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创意性,引发幼儿思考,开拓幼儿思维,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强化幼儿的有意关注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人格和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因此,本文从“游戏”“情境”“自主”“生活”四个视角对幼儿美术创意教育进行了探索,以期让幼儿萌发创意“美芽”,最终开出美术之“花”。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是老师唱“主角”的多,老师习惯性地牵着学生鼻子,很少让他们独立行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没有了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在创造教育中的“行为”、“思想”是创造教育中两大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是老师唱“主角”的多,老师习惯性地牵着学生鼻子,很少让他们独立行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没有了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在创造教育中的“行为”、“思想”是创造教育中两大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育专家,于漪以丰厚的教育体验和睿智的学科思辨为当代中学语文教学铸就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卓有贡献的校长,于漪以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和扎扎实实的管理风格为学校管理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她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着这样的看法:“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事业。”对教育本质意义的思考坚定了她的办学思想和“育人”信念。“教育的本质是以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求学生。”换言之,要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只有铸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一个素质全面提高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20.
杨萍 《天中学刊》2003,18(3):101-103
教育在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主体的“缺席”使教育常常偏离教育的本质。教师主体因习惯和依赖在制度中遁形,学生主体因惧怕和崇拜自动放弃。教育主体“缺席”会直接导致学生儿童期缺失、创造本质丧失以及稳育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