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心育活动课已经进入“高原期”,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专业化的”心育活动课?心育活动课到底是“指导性”的,还是“非指导性”的?心育活动课是否要和当前的“班会课”“思品课”等划清专业界限,坚守自己独有的“专业标准”?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本刊将从2014年起,陆续刊发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的系列文章,从一线专家的视角,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您一一破解心育活动课实施进程中的难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陈菡,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福州市心理健康研训中心组成员,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师,福建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她所在的学校在心育工作上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和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3.
郑州区域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研发出学生心育课程资源“STS”模块化体系,同时开发出了大量优质、成熟的课程资源。实践证明,该体系下的心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实现学生精准心理指导服务的有效解决方案。以生为本的模块化心育课程资源优势显著,可以灵活分解组合、复制推广,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实践单位形成特色心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心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满足师生现实需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抓手。郑州区域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以不同的心育维度为支撑点,以模块化为着力点,经过“探索积累、初步整合、体系构建、完善拓展”四个阶段,构建了基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群体的中小学心育课程资源模块化体系,为全国心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育)的核心问题为“缺少师资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即“人与课”的问题。以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双体系三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为基础,依托现行实践课题探索出的“四阶四环”心育能力提升作为具体目标,依据OBE教育理念,制定以“导、驱、学、练、展、评、用、指、享”九步实施策略,在课程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坐落于美丽的金鸡湖畔,是江苏省首批心理特色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育工作,2011年11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落户学校;2012年5月25日,"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学校成立,目前专委会的团体会员单位覆盖苏州大市,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高中,涵盖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率先在苏州园区成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中心",形成了德育、心育并重的体系。目前,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一名,心理教师团队中拥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10,(10):30-32
对中小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心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诉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4月10日,江苏省镇江市夏春娣名教师工作室正式揭牌。工作室邀请江苏大学教授曹辉、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校长顾康清担任顾问,依托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带领一批心育骨干,共同参与省级课题"基于女生素质发展的博雅德育课程建设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具体工作目标如下:培养心育队伍。充分发挥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专业水平,更好地  相似文献   

9.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途径,开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积极心理品质;以矫正性团体心理辅导为重要途径,打造职校心育特色,赋予学生积极心理能量;以专家指导和专业引领为重要保障,培养心育教师团队;以朋辈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培训学生心理辅导队伍,实现学生心理自助互助;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相结合,开发校本心育教材;以行政推动为重要保障,整合积极心育资源,助推积极心育合力育人等心理资本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推进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教育工作水平,2008年3月22日~23日,石家庄市教育局特邀请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钟志农老师为来自石家庄市24个县市区的四百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场以“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心’为本——和班主任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为主题的专题培训讲座。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从儿童青少年的生态系统环境入手开展工作。为了把学校建设成悦雅之地,南京市月牙湖小学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发挥心育的优势服务教师个人发展、专业进步,惠及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形成用"心"育人、教育从"心"开始的工作特色和"以悦育悦,以雅育雅"的良好校风,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师优质发展、家校协同互惠、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职班主任心理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心育工作开展有难度;家长心育意识不强,心育能力急需提升,家校心育合作困难;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欠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广西中医学校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中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通过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全程关注全体学生,分阶段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关注学生,全方位落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冯忠良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创建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等职,现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奖和高等师范学院教师奖。发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等方面的专著、论文40余种,并十余次获奖。冯忠良教授虽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我们走访了冯教授,听取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冯教授提出的“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的观点,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育人工程”,育人先要育“心”。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将来奉献社会、幸福生活的基础。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对于非心理专业的教师来说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博览》2022,(9):80-81
<正>一、专题培训,促专业发展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省市县合作项目。东海县乡村中小学心育骨干教师培育站,以"心育骨干教师的团辅技能提升"为研修主题,以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研究为基础,以专业教师团队素养提升为核心,以促进县内全体师生(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旨,促进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发展。培育站32名学员来自全县各乡镇高中、初中和小学,大多都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或者心理相关专业的资格。  相似文献   

17.
<正>英山一中结合英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了由“三全育心”和“三xin(心、薪、欣)探索”构成的“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快乐生长、幸福绽放。一、“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三全育心”指全员育心、全程育心、全方位育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全员育心是将全体学生纳入“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预警系统,借助这个系统,学校能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国中小学心育课程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笔者试图通过观察心育课堂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去发现问题,并循着问题解决的思路解决心育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优化,为增强心育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帮助。限于篇幅,笔者以本校三位心育教师(A老师,男,实习期教师;B老师,女,见习期教师;C老师,女,中学二级教师)在15节心育课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为例,阐述本人通过观察和访谈从心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得到的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第九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暨表彰大会于2006年12月22~24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厅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150多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和部分会员及湖南省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湖南省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导师肖汉仕博士主持了大会。  相似文献   

20.
“生态式发展性”心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1992年起参与湖南省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优化与主动发展教育”实验,并指导附属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1997年开始主持教育部师范司“中师生心理发展与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立项课题。经过近10年研究,初步形成了“生态式发展性”心育模式。本文就“生态式发展性”心育模式及其实施作一介绍。一、“生态式发展性”心育模式的基本理念“生态式”是指,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采取系统优化、全方位协同和在自然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方式,以学校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