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经历了从重点建设到协同创新共五个阶段的变迁历程,根据倡议联盟框架的分析,不同的倡议联盟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中都会拥有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和信念体系,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倡议联盟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基于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从信念重组和制度重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重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信念体系,回归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属性和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重构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安排,把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作为切入点来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构筑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袁颖 《江苏高教》2014,(2):62-63
把握校企协同创新切入点,要从拓展校企协同创新利益的共同点入手,要从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新载体入手,要从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好机制入手,只有这样,校企协同创新才能取得好实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校企协同的理念与实践脱节,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与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协同、项目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邢台市经济发展与协同创新现状出发,以协同创新模式理论为基础,根据当前邢台市产业、高校特点,提出适合于邢台经济发展的政校企合作模式,同时给出邢台市?政校企?协同创新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就呈现出教育优先、就业优先的发展趋势,完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育人主体,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工作—成果”一体化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6.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市场配置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在市场配置机制方面,要正确协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坚持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原则。在政策激励机制方面,要注意营造高校内部和校企外部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制定校内的激励政策和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把握世界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趋势,认真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计划"所倡导的校企协同培育工程人才的理念,对高校的工程教育而言,既是改革的契机,更是发展的机遇。规避校企协同的可能风险、寻找有效合作途径以及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关键是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协同点。因此,校企协同中高校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研判行业企业需求,找准协同点,从理念育人、实践育人、项目育人和压力育人入手,积极拓展校企协同育人有效途径。通过成立校企协同组织机构、改革课程体系、人员双向互动、学生全年企业实践等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新时期完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建立"换岗式"校企协同模式,提出"引企入校""驻企顶岗""回炉教育"等合作途径,阐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变知识积累的空间特征和扩散方式,建构国际化的复合型、应用型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变迁规律可运用政策工具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Rothwell和zegveld两位学者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并基于提高适切性的目的作出修正,结合政策工具的着力主体,构建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变迁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的选择从关注目标——手段的匹配转为关注政策工具与现实环境的匹配;发展着的政策进一步拓展了权力下放的政策工具空间,权力在主体间的分配逐步趋向合理,执行层行为主体的作用从单一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1计划协同创新要求,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并探讨其实现机制:对于动力机制,各协同体知识特色是协同体组建动力。对于选择机制,认为协同体选择应该是先验的,应该组建大学里的企业和企业里的大学。对于风险机制,认为协同各方有义务开辟专门的校企人才培养领域、并建立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对于管理机制,认为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组织,充分放开校企各方知识交流的通道,重新界定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建立具备持续供给能力的人才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地方高校校企合作要在思想引导、权利约束、监督运行、合作反馈等方面建立长效发展的机制,以实现在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地方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在相互协同的基础上达到教育教学、科研合作、学生实践、企业崛起等方面的理念创新、路径创新及科学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57):165-166
创新是时代主题和社会需要。本文从背景、定义、意义和途径四个维度对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究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效果,以省内部分高职院校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系统考察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协同创新方面的实际表现和存在问题,并通过原因分析以期对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全员""全时间""全空间"三方面协同,促使思想政治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和理念,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作室制+企业实体项目融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知识、能力、素质"三元结构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共建、企业赞助、委托培养、合作培养等5类17种校企协同创新具体举措;接着分析了协同过程中面对的多种困境:教师科研压力大,重视科研论文忽视社会服务,重视教学忽视人才培养,企业从校企合作中受益不明显;为此提供了推进校企协同机制建立的4个有效经验:完善组织体系、寻求共赢基础、拓宽渠道支撑、制定激励机制;用实例说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取得的成效,体现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是国际上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一流大学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慕尼黑地区是区域创新的成功案例,区域内各主体围绕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包括创新主体网、创新信息网以及关键个人关系网,以主体循环、信息循环、人员循环的方式促进区域内协同创新.慕尼黑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针对目前校企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