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课型,它给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初步尝试和探索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感到它既新鲜又富有挑战性,能使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师生共同成长的时代,人的生命历程从教育层面来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成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再成长。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更深刻体会到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只有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为学生和自己创造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空间——英语日记。走在青春的雨季,很多人都喜欢在日记里述说自己的心情,可是用英语写日记,大多数学生还是第一次。而且这属于半公开的日记还要和老师分享,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对话,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着人文的光芒,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磨课"是提升现代教学效果常用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师的多次实践教学,发现自身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摸索出更加切合学生,更加能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要多进行"磨课"教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学习、实践中寻找着理念与行动的结合点。教师在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的过程中,将自己定位于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等角色中,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使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反思、提高。通过同课异构能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更好地在新课改背景下成长。  相似文献   

7.
“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将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和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面貌变为感受的对象。“议课”以研究为取向,鼓励授课教师大胆尝试探索,强调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对话。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研究者和行动者,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时,学而不思则罔,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及时地反思。对于教师,教而不思亦罔,一味按照教师自己对错题的理解,反复讲解、训练,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我们尝试创设开放的物理课堂,鼓励学生及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让教师了解学生犯错的真实原因,从而能够对症下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在纠正学生错误与不足的同时,教师的物理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活动背景】持续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疫情对中小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无动力,对真实的人和事情没有兴趣,社交无能力,以及对生命价值无感受。”一时间,“躺平”、“摆烂”和“佛系”等词汇成为网络流行语。作为专职心理教师和学校生涯规划课主讲教师,我认为生涯规划课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决策和大学专业选择,更要聚焦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以及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中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高中时期形成的人格通常会影响人的一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内心正经历着各种困惑与冲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人格,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林媛媛 《学周刊C版》2011,(6):119-119
课例研究是一个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例的研究过程。几年来,我校坚持依托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其阶段性的存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适应期、发展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如何缩短年轻教师成长的适应期,是我们重点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的品德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且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的品德课堂就是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灵动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十分快乐的,许多师生都得其所乐,从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进入一种崭新的精神境界。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以一种冷淡的心态冷眼旁观或是被动地接受,不能感受个中乐趣,从而束缚了自己,也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机会。我们的传统教学已成为一种分数的教学。它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等、中等和差等生,用分数来遮蔽鲜活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把学生困在书本里,锁在课堂内。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完全被淹没、被剥夺,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丰富意义和价值。教师被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在传统…  相似文献   

14.
所谓“学科知识树”是指以树形图等形式表述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上世纪70年代末,教育家魏书生开始“语文知识树”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构建“学科知识树”在中小学得到广泛重视,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市自2008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师生共建学科知识树”活动,历经两年探索,广大师生已经养成积极绘制知识树、有效使用知识树的习惯,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心理课是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激发其心理感受,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一门课程。美的事物可以陶冶人,也可以激发人。因此,心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让教师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达到心理课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每个人精神生命成长的需要。然而今天,国民阅读率却正在日益下降。作为未来国民的学生,作为肩负起培养未来国民重任的教师,学校应该灵活开设阅读课,淡化阅读的功利性,促使师生在快乐阅读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是法国科学院与法国教育部合作进行的意在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教育水平的项目。该项目最初是从美国的动手做(“Hands on”)项目发展而来,由美国物理学家雷德曼发起,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1994年,在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先生的倡导下,该项目引入法国,起名为“LA MAINA LA PATE”,直译的意思是“一起来动手和面团吧”。  相似文献   

18.
磨课不同于试讲,不是正式讲课前的演练。"磨"意为琢磨、揣摩,当它和"课"结合在一起,就是老师在一定时期内,在大家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在做中发现问题,共同讨论,改进课堂;然后再上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
徐惠 《班主任》2014,(9):37-39
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健康顺利的成长,是每一位班主任的心愿。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一定是每位班主任思考的问题。当然,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宝贵经验,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笔者特别推崇“心理班会”这一管理班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