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语》在结构上呈现记言与记行两录的模式,其中记言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与事语体三种形态。《论语》这种言、行两录的编纂方式从深层面来说是接受史官传统特别是乞言传统的结果。《论语》编纂依据的材料主要源于孔门弟子的原始笔记,编纂者对这些笔记进行粘合、扩充、原文移录、改造等处理工作,最终造成《论语》言、行两录的文体特征。"语录"的称谓最早见于南朝时期的《宋齐语录》,该书属于一部语类文献,可见"语录"实际上沿袭了语类文献的传统,原本就是"语"体的异称。文学史或论著往往视《论语》为"语录体",同时又将"语录体"解释为记言,其实"语录体"除了记言之外同样还载录人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孔子自云“述而不作”,然而,其核心思想并非通过“述”的方式而建构,这与后世依经立义的话语建构方式迥异。《论语》载录孔子论及六经的言论很少,孔子的核心思想不是从经典解释中得来,其学说的建构,是在面对现实政治、社会、自我等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是从其个体的生命体验中得来,在与弟子的交谈中显现,经弟子的记录与编纂而得以确立,具有脱离经典、独立思考、自建法言的特征。《论语》中的孔子是思想型的宗师,而非知识型的学者。孔子从自我认知、自我期许走向普适性的理想人格追求,其“仁”与“知”互补的人格构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以贯之的方法是以“观”为基础的“思”。孔子“语”的特质是思想,是问题指向,“语录”具有思想建构的功能。纂辑语录是儒家思想建构及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语言简捷明快,内涵丰富而深刻。在长期讲读使用过程中,这本只二十篇一万五千多字的《论语》就被归纳出近三百条成语,五十来字即有一个成语,若按字数比例来说,这可算出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我们将《论语》中的成语粗略地作一统计,按篇目顺序排  相似文献   

4.
小语录     
《大中专文苑》2010,(3):5-5
&;#183;生活&;#183; 想做一条鱼,自由自在地游在工作的水中,可没做到,就成了水煮鱼。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语录体,它的语言虽是散珠碎玉,但经过“论篡”,让人捧读,便觉满眼金碧生辉,耀眼夺目。或精警,或幽默,或含蓄,或隽永,或清新,或沉郁,或峻切,或雄放,风格多样,仪态万千。格言、警语、古谚、诗句、口语、成语,不仅在当时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流传至今,嘉惠后人,千载不朽。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重叠、对偶、排比、层递……几近于今日的辞格之数。特别是许多后来成为成语、格言的词句,为汉民族语言提供了一大批珍宝,为我们今天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增添了不少光彩。而大量的口语、语气词的使用更是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是中国散文在萌芽时期所采用的重要样式。作为语类著作,《论语》语录体的产生背景是怎样的?其文体特征又有哪些?本文将从文体学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语》一书历来被奉为经典,千百年来为世人反复吟诵。究其原因,除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外,还得益于它表达内容的多种形式,尤其是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本文对《论语》中出现的修辞手法作了整体的概述,以期对《论语》阅读者和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心底语录     
3月6日睛如果时光可以逆转,我宁愿做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没有生活的烦扰,没有情感的困惑。更没有那日后前途的压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河南教育》2007,(9):20-20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录     
我不太习惯用稿子讲话,因为我一直认为用心讲话,人们更容易接受。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东京出席日中友好七团体和侨界四团体举行的欢迎晚宴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1.
姑姑语录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有一天夜里非常地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  相似文献   

12.
黄峨,明代遂宁女诗人。其诗、词、曲讲究用典,表现在:典故数量多,典故类型广,使用手法活,同时重女性视角。究其原因,这与典故自身意义、黄峨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经历、文学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只要一个人还有所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相似文献   

14.
刘倩 《初中生辅导》2011,(28):32-33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Alexander Pope,British poet学问浅薄,如履薄冰。英国诗人蒲柏.A.Beauty in things exists in the mind which contemplatesthem.D.Hume,British philosopher事物的美存在于仔细观察者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15.
教学风格论     
教学风格主要源于时代思想上的审美主义倾向,以及学校教育中教学艺术化追求。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师生关系、情理取向等维度上因不同赋值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的总体特征,是教师个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学风格在教师专业自我观照下形成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显著标志。长于反思、善于创造和止于欢乐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学风格对于文学创作至关重要。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中国和西方在风格理论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文学风格的形成固然同时代、民族、阶级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但更主要地、更直接地来自作家的主观因素即创作个性。其具体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创作个性的丰富性和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又共同构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唐诗中的典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是语际转换过程中的主要难度所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对于典故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许渊冲教授翻译的《唐诗三百首》在翻译界得到普遍的好评,其中对典故的处理技巧有其独到之功。对许译唐诗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做出分析归类,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提供可鉴之资,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对变文的源和流概而言之有三:外来说,本土说,合流说.通过从传统文学对"变"的解释看非佛教变文及从经文和"变"的关系看佛教变文的论述,证明变文这种体裁源于中国本土文学,形式多样是题材不同而非体裁之异.  相似文献   

19.
诚斋体自淳熙五年戊戌前后基本形成.所谓“活法”,即变化无穷,不死于典下,不死于句中,故能生面叠出,读来顿生似曾相识而又未尝谋面之感.“新奇”,成就了诚斋的“活法”.“活法”乃其外在表现形式,而“新奇”才是其精髓.与“新奇”相表里的,是诚斋的“诗味”说,其旨在推重诗风和婉.对近体诗韵诚斋取通脱态度,主张抒写性灵,不以韵律为限.诚斋体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Such things as jeering at the tender sprouts of newborn things and behaving in a frivolous and suspicious manner common to intellectuals are in fact means used by the bourgeoisie in waging class struggle against the proletariat. They ser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capitalism and opposing socialism. We must therefore make a minute study of the new sprouts, treat them with circumspection, and do our utmost to help them grow. In short,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se tender sprou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