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领大学生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科学营造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发挥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课堂功效,精心组织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以下简称“恩来红小”)在学生品格提升实践过程中,凝练周恩来精神的深刻内涵,聚焦儿童品格生长的关键要素,秉持新时代儿童培根铸魂的宗旨,形成恩来精神化育儿童品格的红色品牌,让恩来精神的光芒闪耀在时代上空,浸润在儿童心中。  相似文献   

3.
张怡红 《考试周刊》2012,(36):156-157
本文分析了周恩来精神中的勤业、敬业、精业和业精神,并对其引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安中学是周恩来总理故乡的一所百年老校,自1979年以来,学校坚持开展“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迄今已有41年。淮安中学“以富强祖国为己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影响了很多学生,学校将周恩来精神作为育人之魂,用周恩来精神感召教师敬业、引领学子追梦,教育和引导师生像周总理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中学一直在探索以伟人风范为引领的主体德育模式。“学习伟人周恩来精神风范”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德育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基于学生的需要是德育的出发点 “周恩来精神风范特色德育”模式建立在对“学生需要‘周恩来精神与风范’教育吗?”这个问题的探索上,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也是我们对伟人风范主体德育进...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文化上的和合精神、在人生态度方面的严于律己不断进取的精神、对待事物的唯物辩证精神等对于引领青少年养成健康、积极的流行文化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性"的角度而言,1914年至1937年不仅是周恩来文学观及其创作的萌芽期,而且也是爆发期和成熟期,其文学观可以概之为"为人生而艺术"。在"为人生而艺术"文学观的引领下,周恩来进行了多样化的文学创作尝试,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周恩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厚,意蕴悠长,形式新颖,完全可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总体框架中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在文化上的和合精神、在人生态度方面的严于律己不断进取的精神、对待事物的唯物辩证精神等对于引领青少年养成健康、积极的流行文化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要有一种精神,学校凝炼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不断的知识和思维创新去引领师生个体精神的生成和发展,这是学校永葆活力的源泉.我校创建于1936年,与旧时南京总统府、周恩来梅园新村纪念馆毗邻,凭借独特的人文环境,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周恩来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要讲究方式方法,追求实效。培育和引领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儿童化、时代性、有创意和求实效,这是我多年教育实践之后得出的经验。儿童化就是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把教育内容儿童化,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形象、直观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用于培育新时代青年学生,具有号召感召、典型引领、人格熏陶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心育课堂中,努力回归教育的原点,把好的图画书带给儿童;创设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儿童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儿童的情感,以美好的情感浸润童心,引领儿童尽享阅读美好旅程。与学生携手邂逅中国原创图画书《偷西瓜的獾》,努力通过眼睛享受、情绪激荡、精神提升,引领儿童充分领略书的美,努力取得良好的心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的品德课堂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来呈现儿童身边的"生活事件",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用真实的生活引领儿童、教育儿童。生活化的品德教学把教材和儿童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引发儿童的道德冲突,让儿童在道德冲突中建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品德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世界,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使品德课堂真正成为有效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三色文化"是指以红色传承、绿色成长、金色童年为支柱的学校文化体系。它契合了周恩来红军小学的办学宗旨,引领学生珍爱生命,丰富学生的学识素养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传承红色精神、绿色成长中拥有金色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领路人,更应主动肩负起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任务,多路径走进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开展多样化活动引领他们心理品质的提升.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实际,尝试以心理社团为载体,以绘本阅读为抓手,对留守儿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是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寓言、儿童戏剧、成语故事等。具有儿童本位、传递人生价值和引领学生言语的特点,它能  相似文献   

17.
严咏梅 《江苏教育》2014,(13):45-46
"艺术英语"教学力求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为引领,给儿童以智慧的启迪、文化的浸染、精神的陶融,让学生自然、自由、自在地生长,实现儿童精神与言语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8.
吴鹤飞 《成才之路》2021,(11):138-139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能,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可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在激发儿童运动兴趣、培养儿童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上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文章分析培养儿童体育运动能力的意义、儿童体育运动现状,探究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儿童体育运动能力的意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析儿童阅读研究现状,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意义,从加强政策引领、建立主题绘本馆、构建协作联盟、开展主题活动、拓宽服务对象等多角度阐述,助推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儿童为核心、根据儿童立场、坚守儿童本位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严防自己成人思维的惯性,做到启发感悟切中儿童特点、解读深度不逾越儿童经验、价值引领回归儿童本位,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