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教育源于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让受教育者学会生活,是教育的一种本意。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生学“六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生活教育”,新中国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与90年代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的“学会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教育以生活的原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发展素质,便成为一种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素质教育。罗曼若,益阳市资阳区军因希望学校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从1984年起,他就以教学生“学会生活”为宗旨,培养学生服务农村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既是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10,(4):F0002-F0002,F0003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是石笋人的办学理念;“让课堂成为童年生命绽放的土壤,让活动成为童年最温暖的记忆,让书香成为童年最甜美的味道,让信息化为童年插上隐形的翅膀”这是石笋人的办学特色;放眼世界,培养世界公民是石笋人朴实的追求;实施“高位均衡办学”战略,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10,(4):F0002-F0002,F0003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是石笋人的办学理念;“让课堂成为童年生命绽放的土壤,让活动成为童年最温暖的记忆,让书香成为童年最甜美的味道,让信息化为童年插上隐形的翅膀”这是石笋人的办学特色;放眼世界,培养世界公民是石笋人朴实的追求;实施“高位均衡办学”战略,  相似文献   

4.
武琳 《师道》2013,(10):13-14
适逢第29个教师节,2013年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圆满落幕,最美中国乡村教师们的事迹再次让大家润湿了双眼,净化了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教育的至善与大美。乡村教师们用自己朴实的“做”代替了奢侈的“说”,用无私的奉献代替了索取,用创新代替了保守,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了最美的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5.
辛叠 《南昌教育》2007,(3):31-32
2002年,汪敏宇同志调任铁河乡中心小学校长。他面对的现实是:偏僻落后的乡情,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简陋破旧的办学设施,水平滞后的教师队伍。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可谓是举步维艰。一到任,他就把自己的工作目标归纳为三句朴实的话:“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文化传播的基地”。几年来,他执兴教之策,办利教之事,“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身先士卒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铁河教育注入鲜活的动力,助推铁河“两基”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近年来,江阴市第二实小在“引领孩子创造幸福”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通过设计并实施细节化的幸福教育,还原教育的本源,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证明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标志的社会,而未来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笔者从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出发指出:中学教育目标应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由“漠不关心”变为“积极探索”,达到教育的价值在形式陶冶和应用价值之间的平衡。使未来世纪的中国公民具备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学刊》2008,(4):F0002
泗洪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系革命老区。该地区经济虽然落后,但民风朴实,外出务工是此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2001年周斌独资创办了江苏省泗洪县树人学校,承担小学、初中学段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让农村“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周斌质朴的追求。为了这一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与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9.
陈芒芒 《成才之路》2009,(17):I0009-I000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而又鲜活灵动,值得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应是“求真、求实、求美”的教学:一、追求教学的“本真”,把真实与鲜活注入语文课堂。二、让“实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用“朴实”的方法出“朴实”的效果。三、追求“审美”的艺术境界,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向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让“学困生”脱困,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社会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不仅关系着教育的今天,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育界对此做了不少积极有效的探讨,笔者从“语文”母语教学的角度,在“创新写作”课题理论指导下,经过在教学一线的实验、研究、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方法:赏识→爱心→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1.
打造“净、静、镜、敬、进、竞”特色校园,用朴实的行动践行“做好、做实一日常规”,用国学教育来营造书香学校。这让拦隆口镇千户营中心小学成为十里八乡的品牌优质学校,周围村庄的孩子都以进入这所学校而自豪。究竟是怎样的教学让千户营小学这样为村民赞叹,记者带着期许在四月初暖乍寒的时节赶到拦隆口镇亲自去感受这六字特色校园。千户营小学位于湟中县拦隆口镇千东村。  相似文献   

12.
“双减”是手段,不是目的。“双减”减的是低效、过度的教育,增的是优质、高效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赋予学生健康的生命姿态,给予学生憧憬未来、创造未来的底气。无论在“双减”前,还是“双减”后,“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都是乐山外国语学校不懈追求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时下,课堂教学“朴实、真实、扎实”成为大家的理性诉求。儿童,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再一次回归到教育的原点。致力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直抵“朴实、真实、扎实”的核心,引清泉,去雕饰,一切为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与能力发展服务。下面,笔者以《广玉兰》(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略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3,(1):13-13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牵动家庭未来。回顾2012年,中国教育书写了华彩的乐章.注解了“信念、力量、希望”,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境界。教育的信念——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力量——教育在政策的指引下日趋完善。高考改革在推进、各地公办幼儿园在兴建、“择校热”在降温、教育经费投入在加大、农村教育在改善等等:希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口号,不是一纸文件,而是真实与具体地体现在各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行动中。站在2013的起点回顾过去的一年,教育留给我们诸多思考,也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  相似文献   

15.
<正>美好的生活从美好的教育开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寄托了每个家庭对下一代培养的殷勤期盼。家门口走几步就有一所好学校,这是每位家长心里最期盼的美好愿景,迫切而又朴实。这个心愿在杭州市拱墅区正在一步步实现——大力实施“名校引领计划”,确定首批“十大基础教育集团”,并以其为引领,让每个小区都成为百姓心中的“学区房”。作为拱墅区公办初中的领头羊、杭州公办初中的排头兵,大关中学教育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研究中,近些年降生了让师生“说自己的故事”的叙事法,其珍视师生经验的品性和朴实的风格以及简便的程序,使人们感受到了它的亲切与实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有感平淡     
《上海教育》2003年1月B刊关注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通过采访专家,全面解读“促进法”,帮助读者理清“促进法”如何成为民办教育未来的一大“利好”。而《民办高校闯三关》的一文,又让读者对民办教育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一组文章从两个角度,借给读者一双“慧眼”,让我们以更加专业的目光来看问题,更加理性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正如1月B刊“开篇”的标题,《上海教育》在读者心中已经从改版之初的绚烂归于如今的平淡。而这平淡是真实的、理性的、专业的,这平淡已经成为读者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是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我认为不外乎这三个指标:(1)学生是否喜欢和期待上这一节课;(2)这一节课学生是否有“两得”:得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9.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愿望:把每个学生都教好.把每堂课都上得轻松愉快而有实效。它是每个教师心中朴实的教育梦想。立足于学校.立足于课堂.让研究成为一种必需.从而实现教育理想.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名师.蟠龙小学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人”,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生存能力,珍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双减”背景下,思政课要“提质增效”,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面对生活、走近生活、感受生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