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7):9-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和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城乡规划涵盖的内容已从物质形态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必修的设计类课程却未能进行及时调整。在新形势下,针对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完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将低年级设计类课程纳入城乡规划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适应市场需求,打破传统模式.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建设性地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构建"实践+就业"、"理论+深造"、"社会+创业"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六部分:公共基础课、理论必修课、理论选修课、实践必修课、实践选修课和(就业、考研、创业)指导课.  相似文献   

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国家教育部2012年颁布实施的新增专业.在对韶关学院师资力量、专业背景分析基础上,认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以“地方性、应用型”为专业建设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厚实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构建多学科相融合、多元素参与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洪霞 《华章》200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一部制定良好、科学的法律,但目前我国国情复杂、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各级、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能力、认识水平和主动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应尽快完善城乡规划部门设置,明晰事权范围;加强城乡规划法律细化工作,健全相关配套法律。  相似文献   

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率,本文通过调查当今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分析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的转变,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到“复合空间”的转变.由此城乡规划专业也要主动积极对接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划人才培养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学科体系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及时转型,使城乡规划教育更好地为新常态下各项城乡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泉州师院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的分析,探讨了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践,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期能为推进我国高校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云南大学为例,从专业定位、课程结构、学生技能和专业特色的角度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原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基础课、增强实践课及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从突出专业特色和加强实践课程的角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以不断促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同时为我国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原则、学分分配和课程安排措施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优化,实行以“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为特色的三个方向分流培养,强化专业基础,提高外语水平,注重实践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适应市场需求,打破传统模式。本文综合考虑教育部提出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我校专业培养和学生特点,建设性地提出了课程模块体系改革方案:构建传统课程、小学期实践和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模块式课程体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实训实践类课程为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