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社会进步与历史沿革进程中,社会主体之间法律观念日渐交融,法律制度日渐趋同,法律关系日渐密切,法律成果日益在共享机制下展示其普适性和共通性,形成了法律文化的同构性。同构的概念既有动态的特征,又有静态的内蕴;同构的运行既在内层结构,又在外层系统。传统与现代的分析工具是解释法律文化同构性的一种有效选择。同构性体现了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王晓广 《天中学刊》2010,25(3):23-26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空间不断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法律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此相适应,法律文化全球化也必然得以发展.然而,法律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法律的绝对趋同化,其结果也不是演进为某种普适性法律文化,其过程是一个同质化与异质化、一元化与多元化、普遍化与特殊化相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法律文化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4.
法律文化包含显型法律文化和隐型法律文化两个层面。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律文化所面对的,其实是如何面对外来法律文化和如何认识自身的法律文化传统这两个主题。主张“法律文化全球化”和“法律文化保守主义”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打破法律文化的封闭性,在深入认识和研究中西法律文化相融与相异方面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精华,更有力地弘扬中国法律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人本思想的综合发展观渐成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共识,但各国对于发展要素的关注侧重点不同。法律文化发展是新时期发展范畴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发展应辩证地把握内质与外形、承继与吸纳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中国法律文化发展更需由此集聚新的制度力量。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支配法律实践活动的群体性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被社会化的过程或方法.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法律的现代化,不仅是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交流、融合与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与交流、融合与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本土法律文化的发展中体现法律文化世界性潮流的方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民族的文字相比,汉字具有具象性特点,尤其是古汉字,它简直是对上古汉民族文化的同构映射。从对古汉字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架通因时代而造成的文化断层,去探索中国上古文化的奥秘。本文写作的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传统法律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传统法律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在司法上,重刑轻民,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化与西方传统法律化的比较,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1、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2、中国传统法律化伦理色彩浓郁,而西方法律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3、中国传统法律化以集体为本位,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4、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5、中国法律化是混合法,并代表了现今法律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9.
图形同构是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图形同构的理论与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较快的建立以图形同构为基础的创意方法,在高职高专设计基础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亚网络法文化,一个基于地域性文化联系的特别共同体,在网络游戏的牵引下被贴上“网游文化”的另类标签而开始进行东亚国家与地区的有关问题的观察和比较。“和而不同”,终究成为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韩国与日本在“网游”问题上所形成的涉及制度、观念、行为在内的法文化的最大特点。希冀通过对东亚网络游戏发展与流动中的碎片问题加以发掘,以法律规制的解析路径,给予如网络游戏等信息社会的各类新问题以法文化角度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法律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社会政治架构为其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整体文化氛围为其创造了文化环境。法律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群体性和相互兼容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必须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教学中精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雷晓  张根勇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26-27,32
“法治”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有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体验以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塑造“法治”经济。经济发展的规律,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同时也呼唤着政治民主,进而产生对“法治行政”,对建立“法治国家”的“需求”。此外,自然法思想的确立、文化大众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和谐理念的提出也都为法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法治文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制度性法治文化和精神性法治文化两种。校园法治文化既是以法治为取向建构校园文化的结果,又是法治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区域独特的表达形式,因此具有文化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双重特征。鉴于校园法治文化的自身特点,校园法治文化的培植应当以现有学校类型及文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法浅论     
社会法作为与公法、私法并列的第三法域,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然而,诸多的社会法基本理论问题在学界依然存在很大争论。这里着重论述社会法产生的基础、社会法的发展历史、社会法的界定、社会法的本位、社会法的价值取向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西方法治文化使当今世界面临着生态危机、区际危机、社会危机等多重危机的威胁。因此,必须重新认识法治文化并进行法治文化的重建。唯如此,才能保证法治建设的正确轨道。而法治文化的重建,需要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价值指引,秉持法治文化的多元立场,更新法治观念,形成超越民族界限的、生态化的法治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化、文学全球化涵义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 ,为了从总体上科学地认识、正确地理解文化、文学全球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其他相关问题 ,特别是研究和制定文化、文学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也为了在文化、文学全球化一个最基本、最重要、难度较大的前沿问题上表明中国学界的观点 ,与西方学界对话 ,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我国学界对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认为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文学的交流、对话以及价值共识和共享。这就正确地解决了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问题 ,对充分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学 ,促进人类的文化、文学共同发展和繁荣 ,建构科学的全球化理论 ,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移植知识产权法制度并没有达到立法预期效果。这一现象有其知识产权法律背后的法律文化之因。以康德论版权为例,从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观念,进而找寻到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发达的因素;比较中西对待版权的态度的不同,可以窥见我国对知识产权法移植效果不佳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且最富成效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国情、法制现代化的动力等不同,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法律移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而是他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