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在实践中,毛泽东组织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在理论上,毛泽东积极探索,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系列理论。本文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认为:成长环境孕育了毛泽东重农情结;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发毛泽东的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影响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年表》认为“首次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见《年表》第15页及王学启《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几个问题》)。峋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代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最高水平,但垦,上述命题确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1926年5月,广东省召开第H次农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中之地伎决议集为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革命便是一个农民革命,换句去讲,半殖民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说明。而且对于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客观地讲。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其认识基本上还处在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本身还略有偏差。从认识论角度讲,农民运动的实践状况、党内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程度、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条件的优缺点等是影响和制约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非常强调农民的地位和作用。但与革命战争年代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肯定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更侧重于改造农民的狭隘性和落后性,教育农民被作为党和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推进今天的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但党内已有少数同志开始重视农民问题了,毛泽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农村革命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了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题目作一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毛泽东对中国农…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最早自觉认识农民和农村问题重要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成为我党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光辉典范。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一边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一边进行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理论探讨中,即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为核心的关于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完整科学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仍然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他从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高度,论述了农民和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并在探索社会主义时期农民和农村问题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还是阻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就这个问题做出过古典式结论,认为农民兵有阶级二重性或固有缺陷,从而更多地关注其消极面即农民的反动性和落后性。毛泽东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辩证地看待农民,将农民视为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动力。认为农民不仅是革命时期的主力军,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动力。毛泽东的农民动力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理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等。新时期,我们要借鉴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正确思想,解决落实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邓演达和毛泽东都提出了各自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案。本在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利益三个方面,对邓演达和毛泽东的农民观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农民问题历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发,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科学的农民观。科学分析毛泽东的农民观,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最早自觉认识农民和农村问题重要性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成为我党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光辉典范。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一边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一边进行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理论探讨中,即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为核心的关于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完整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农民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关系到能否真正地解决农民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探索,反应了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本国情况,解决农民问题所作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分析和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解决当前农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农民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对于中国农民问题作出了系统地、完整地科学理论概括,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党在这个时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追溯这条道路的思想渊源,是党在三大前后开始把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国进行土地革命,这也是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思想形成的时期。我们党就是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中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的。  相似文献   

15.
为中国无产阶级寻找革命的同盟军是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在"立体地看农村"和对中国农村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此时毛泽东的农民理论,这是党随后实现"上山"战略转移的思想前导。  相似文献   

1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充分分析并肯定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历来为毛泽东所重视。建国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农民问题,并就解决好农民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政笨尝试。文章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建国后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和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杨少曼 《文教资料》2010,(24):118-119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农民运动和农民革命斗争问题,在革命时期有正确的指导意义,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是党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提出和逐渐形成的。但是,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其后期,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等共产党人就为解决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探索。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很短的时期内,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显示了对革命的巨大热情和强大力量。但是,在革命高潮中,投机者和敌对阶级的人物也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着力解决苏区军民的民生问题,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民生问题思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根据地农民生计的首要任务: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是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互助合作是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方式:以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