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主要著作中曾经预言,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且预计“这个联合体的生产品是社会的产品。……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9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2月第一次出版的,距今已有116周年了。《宣言》所提出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倒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第一次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一个旧社会必然灭亡,一个新社会必然诞生的科学预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自己的《宣言》制造了一个时代,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时代,从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狐火:一个少女帮的独白》生动地描绘了几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女在社会中努力寻求生存的故事。其中所体现的青少年成长问题,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不容小觑的问题。本文拟从成长的过程、成长的引路人、成长的顿悟三个方面分析《狐火:一个少女帮的独白》的成长主题,一方面为解读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为引起社会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曾经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在考察当时特殊政治、历史背景基础上,笔者运用文本细读方法,通过批评家们对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和《春天的童话》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分析了《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中被遮蔽的"私人话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迪尔凯姆的经典名著《自杀论》的读书笔记。《自杀论》是迪尔凯姆实证社会学研究的典范,被认为是《社会分工论》的续篇。书中将自杀从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转化一个整体性的社会事实,并将社会事实作为分析单位。从而顺理成章地建构起了一个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迪尔凯姆通过对自杀分类并解读其产生的社会因素,提出社会改革能够阻止自杀发生这一理想。  相似文献   

6.
《八小时以外》诞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是一个起点——一个社会奔跑的起点,一个思想发散、喷涌的起点,一个走向国富民强的起点。因时而生的《八小时以外》始于这个起点,  相似文献   

7.
伊恩·麦克尤恩在《星期六》中以伦敦为核心描写了一个后现代景观社会。依据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文章分析了《星期六》中景观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模式及隐性的意识形态现象,凸显小说人物主体性消解的主题,并揭露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星期六》中被景观支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个体。  相似文献   

8.
国家最近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什么叫“学习化社会” ?我想 ,它应该是一个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而须终身学习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 ,人们必须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获取新知识 ,否则 ,就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前进步伐 ,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这样一个社会已经初露端倪。教育必须适应这样一个社会。也就是说 ,学校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化社会里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说 ,评价一所学校或一个老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将不在于看你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看你教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发表观点认为,绝大多数的社会矛盾冲突是一种利益的矛盾冲突,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定位。不要把它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也不要把它当做一个刑事治安案件,而是要当做一个利益问题来处理,这是我们把握这些社会矛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在这样一个转型期,  相似文献   

10.
赵琳 《山东教育》2014,(9):57-57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加强德育学科化建设.已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为此,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和本校实际,把《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实施德育学科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如何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来有效落实德育科学化的问题,开展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品德与社会》“班主任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下面,我们把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思考与做法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拉尔夫·埃里森在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中不在局限于直接描述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而是采用大量的象征性意向来反映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看不见的人》以一个相对客观中立的立场描述了美国社会中一个黑人青年的遭遇,通过人物象征主义手法细致入微地反映出美国社会不同人种之间的相处态度。相比于注重意识形态的种族抗议文学,其更关注于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易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因而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相似文献   

13.
C.S.刘易斯在20世纪以奇幻文学形式创作了《纳尼亚传奇》。纳尼亚系列包括七本书,期中在1956年出版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最高荣誉奖,卡内基奖。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供娱乐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纳尼亚传奇》的魅力之处在于作者以奇幻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重建一个田园式的,乌托邦社会的意图。本论文以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为基础,结合二十世纪社会的背景及反乌托邦文学,通过对奇幻的纳尼亚世界的介绍来彻底研究《纳尼亚传奇》,从而挖掘作者寄予幻想中的重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社会》作业是提高《历史与社会》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学生《历史与社会》能力、《历史与社会》素养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历史与社会》作业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对《历史与社会》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改前,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谈谈几种尝试。一、实践性《历史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就是按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条块进行论说的。任何一个现代社会,在量值对比上,  相似文献   

16.
《回家》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一个假释犯与其妻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世真情,而且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态。《回家》由于其巧妙的艺术结构、多变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吸引了一代代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乃人之灵魂,之根本。人的思想品德则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为此,《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凸显其重要性。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责任重大,也义无反顾,乃事业之崇高。《品德与社会》作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而增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5日,达赖集团的《西藏之页》发表题为《中共所谓“旧西藏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纯属虚构》的文章,声称1949年以前的“西藏既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社会”。文章把旧西藏描绘成一种自给自足、佃农相当富裕、没有饥荒和很少乞丐、法治公平的社会,甚至认为旧西藏是一个比今天中国“更加文明的社会”。达赖集团大张旗鼓地为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社会叫好,这样熟悉的谎言、谬论已不是第一次,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9.
一尽管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观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南唐以后她们又在李后主的倡导下一个个把那双脚缠成残废,但是,女性的英雄人物却一直陆陆续续地存在着,在小说里,她们也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在这当中,《聊斋》也写了《仇大娘》、《侠女》、《商三官》、《张氏妇》等一系列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妇女。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在他们的著述中,曾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作过若干科学的预测和设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论述商品货币关系不是永恒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95页,人民出版社,1972)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应当说,这是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近些年来有些论者在引用这句话时,却把它说成是马克思主张劳动者个人在一个单位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和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